快速通道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双向四车道设计,主车道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路幅全宽18米,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设计总工期为300历天(10个月)。我单位拟于2010年8月16日开工,2011年5月完工,较设计工期提前1个月。具体开工时间以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为准。底基层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03月15日,基层计划开工时间为2011年04月5日;该分项工程计划完成日期为2011年4月30日
2.2、工程内容
㈠、道路路面底基层、基层工程
、设计情况
本标段道路设计起点桩号K3+980,设计终点桩号K7+042.406,路线全长3060米。
道路最大纵坡为4%。最小坡长为492.406米,最小平曲线半径1500米,最小凸曲线半径3200米,最小凹曲线半径1100米。
②道路横断面设计:
断面形式见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主车道一般路段为2%的双向横坡,两侧设置4米宽绿化带。
③路面设计(新建机动车道及硬路肩路面):
4cm AC-13C细粒式SBS改形沥青砼
6cm AC-20C中粒式沥青砼
1cm 沥青黏层、透层、封层
20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5%)
25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4%)
2.3、现场环境
⑴现场环境及道路交通情况
籍黄快速通道建设工程工程地貌属于成都平原东部低山丘陵区及鹿溪河河流级阶地,相对高差一般在30m以内,最大高差34.4m,工区内有乡村公路可以通过路线工点,交通较为方便。
水稳拌合场设置在本项目线路终点成仁路口原铸造厂内,电力从项目部架设的变压器迁往现场,水源由附近自然地表水汇集,通过二级沉淀池积水。
2.4、气候、水文条件
本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年平均气温为14~17℃,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在70~8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多年降水量为1000~2000mm,一般5~10月为丰水期,枯水期为11月至次年4月为枯水期。
区内河流水系主要为府河、鹿溪河,于路线起点附近及桩号k5+777处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