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选线设计
第四章 铁路定线

第一节 铁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铁路定线是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方向,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并布置各种建筑物,是铁路勘测设计中决定全局的重要工作。
一、 影响铁路线路的自然条件
二、 铁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1. 在铁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线路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线路方案。
2. 线路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平顺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3.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良田,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园林等。
1. 通过名胜、古迹、风景地区的铁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2. 选线时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察,弄清它们对铁路工程的影响。
3.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铁路修筑,运营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污染。
三、 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1. 走向选择
2. 带状范围选线
3. 详细定线

第二节  走向选择
一、 影响走向选择的因素
1. 设计线的意义及与行经地区其他建设的配合
2. 设计线的经济效益和运量要求
3. 自然条件
4. 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
二、 线路走向选择要点
1. 经济定线的影响
2. 通过重要城镇的选定
3. 通过工矿企业点的选定
4. 交通走廊选择
5. 中间站站址的影响
6. 长大复杂桥址选定
7. 沿河越岭线位的选定
8. 地质条件的影响
第三节  接轨方案的选择
接轨点的选择
影响接轨点选择的主要因素:
1. 路网规划
2. 线路走向
3. 主要客货流方向
4. 既有区段站的分布及当地的接轨条件
接轨方向的选择:
1) 主要客货流方向,应力求减少客货流的折角运输;
2) 城市规划与新线引入的条件。
第四节 车站分布与选址
铁路车站是完成运输生产兼经营的基层单位,为了保证铁路具有必要的通过能力并进行必要的技术作业,以及办理客货运业务,必须合理的分布车站。
为保证铁路线路有一定的通过能力,沿铁路线划分若干区间,每一区间只允许一列车占用。
车站分布的一般过程:
先结合机车交路的设计分布区段站,然后结合纸上定线,并保证需要的通过能力,分布一般的中间站、会让站或越行站。
总之,要点线结合,才能得到总体上较为理想的线路位置和适当的车站分布。
第五节 定线的基本方法
定线的基本方法
1.采用的最大设计坡度大于地面平均自然坡度,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
2.采用的最大坡度小于或等于地面平均自然坡度,则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限制,更受高程障碍的控制。
一、紧坡地段定线要点:
  紧坡地段通常应用最大坡度定线,以便争取高度使线路不至额外展长。
    一般应从困难地段向平易地段引线。
二、缓坡地段定线:
1) 为了绕避障碍而使线路偏离短直方向时,必须尽早绕避前方障碍,力求减小偏角;
2) 线路绕避山咀、跨越沟谷或其他障碍时,必须使曲线交点正对主要障碍物,使障碍物在曲线内侧并使其偏角最小;
3) 设置曲线必须是确有障碍存在;
4) 坡段长度最好不小于列车长度,应尽量采用下坡无需制动的坡度——无害坡度;
5) 力争减少总的拔起高度,但绕避高程障碍而导致线路延长时,则应认真比选;
6) 车站的设置应不偏离线路的短直方向,并争取把车站设在凸形地段。
线路平纵断面的改善:
需要改善常见的问题
1) 线路局部方案的比选;
2) 减少填挖方及桥梁、隧道的工程数量;
3) 绕避不良地质;
4) 车站及桥涵分布的调整;
5) 改善某些工点的施工条件;
6) 改善局部地段的运营条件;
7) 改善采用规范容许最低标准的局部地段的设计;
8) 减少耕地占用及建筑物拆迁。
第六节 主要自然条件下的定线
河谷定线:
 线路位置的选择
1) 河谷较开阔,横坡较缓且地质良好时,理想的线路位置不受洪水冲刷的阶地;
2) 河谷较窄,横坡较陡,且地质不良时,线路应由避开山坡与外移建桥的方案进行比选;
3) 河谷十分弯曲时,可根据山咀或河湾的实际情况,采取沿河绕行或取直方案。
越岭地段:
越岭线路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为越岭垭口选择、越岭高程选择和越岭引线定线三个问题;
    越岭引线定线应注意:
    结合地形条件选择合理的最大坡度;
    为了能合理控制展线长度,应从垭口往两侧定线,以避免展线不足或过长。
垭口附近,地形尤为困难,在有充分依据时,引线可合理选用符合全线标准的最小曲线半径。

第五章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一、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任务
 保证方案技术比较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应遵守的原则:
1. 完成规定的运输任务
2. 不遗漏有比较价值的方案
3. 各方案应在同等精度的基础上比较。
二、方案经济技术评价的指标
    技术指标:技术特征、工程条件、运营条件、经济效果等方面对方案进行评价和比选。
    经济指标:包括工程费、运营费、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三、方案的分类:
    网性方案    原则方案    局部方案
第二节 经济比较的基础数据
一、 投资
二、 运营费计算
第三节 方案经济评价方法
一、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类
(一)按时间因素分类:静态法、动态法;
(二)常用经济评价方法:差额投资偿还期法
                      年换算费用法
                      最小费用法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简要过程
1. 明确任务
2. 拟定方案、进行设计
3. 计算和评比指标
4. 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方案的综合评价:
   技术特征、运营特征、工程数量、工程条件。

第六章 车站设计
    车站是铁路运输的基本生产单位,它集中了与运输有关的各项技术设备。
铁路运输的各种客货运作业,如旅客的乘降、货物的托运、装卸、交付、保管,都必须通过车站才能实现;铁路运输的各种技术作业,如列车接发、会让、越行、车列的解体、编组,机车和乘务组的更换,车辆的技术和货运检查,都是在车站上办理的。
第一节 会让站和越行站
一、会让站
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和会让,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的车站;会让站应辅设到发线并设置通信设备、旅客乘降和技术办公房屋等。
二、越行站
越行站设置在双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的越行的车站,必要时也办理反方向列车的转线,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越行站铺设到发线,并设置通信信号及旅客乘降、办公房屋等设备。
第一节 中间站设计
一、中间站的作业和布置图型
中间站的作业有两类:
商务作业:出售客票、旅客乘降;行李和包裹的收发和保管,货物的承运保管和交付;
技术作业:办理列车会让、越行和通过,摘挂、零担列车的调车、取送车及装卸作业;
中间站的布置图型:中间站一般采用横列式布置图型
二、中间站主要的设备配置
中间站的主要设备有:客运设备、货运设备;
车站线路 
到发线  牵出线  货物线 
站内线间距离的计算
专用线接轨和安全线、避难线设计
第三节  区段站设计概要
一、 区段站的作业和站型
区段站办理的作业有
1. 有关旅客运转的技术作业
2. 有关货物列车的技术作业
3. 机车整备,机车修理及检查
4. 车辆修理,包括货车车辆的摘车修和不摘车修
区段站一般采用横列式布置
二、 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
客运设备、货物列车到发场、调车场和牵出线、货场、机务段和机车走行线、车辆检修设备
三、 区段站咽喉区布置
    从车站两端最外方道岔的基本轨接缝起,分别至到发场最内方信号机(或警冲标)的范围,称车站的咽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