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桥梁下部结构扩大基础和桩基础维修加固措施
 
1  工程概述
该桥梁总长583m,上部结构采用30m标准跨径预应力T梁和16m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上部结构采用结构简支、桥面连续。0号-7号墩台范围桥梁为主桥,跨越主河道, 跨径组成为(3×30+4×30)m 的T梁组成,其余跨均为16m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引桥。0号主桥台采用扩大基础肋板式桥台,1号-2号桥墩采用扩大基础双柱墩,其余主桥墩采用双柱式墩柱嵌岩桩,主桥墩柱直径均为1.5m,引桥桥台采用三柱式桩柱桥台,引桥桥墩均采用双柱式桩柱桥墩,引桥墩柱直径均为1.2m。
2  0号-6号墩台基础病害
该桥于1997年建成通车,由于河道大量采砂,河床下降严重,0号-6号墩台范围为跨越主河床跨,目前桥位处河床地面相比桥梁竣工时高程平均下降3m左右,最深处达4m。其中尤以1号墩、2号墩的扩大基础病害严重。下面逐一叙述分析0号-6号墩台基础病害。
2.1  0号桥台基础病害
0号台为肋板式桥台,检查发现桥台已无护坡防护桥台,桥台覆土被大量冲刷,扩大基础外露,基础局部脱空,地层岩基面基本裸露。分析护坡破坏原因有二点:一是多年洪水冲刷护坡损毁所致;二是桥台处公路排水沟排出雨水常年冲刷桥墩台护坡,导致倾斜岩基外露。护坡损坏降低了桥台稳定性,加快基础底部岩基稳定性和强度。
2.2  1号-2号桥墩基础病害
1号-2号墩下部结构为扩大基础双柱式桥墩,检查发现柱侧存在施工时留下的沉井未拆除,沉井底部比扩基底部高程稍高。1号桥墩扩大基础底部有悬空现象,底部持力层呈倒梯形。1号墩靠近岸侧基础下部落在基岩上,靠近河心侧基础下部没有完全落在基岩上,基础下部局部为砂土。2号桥墩基础处于河水中,但水上河心侧沉井出现明显的倾斜,该处侧墙混凝土出现较宽开裂现象。目前1号墩和2号墩立柱还未出现明显倾斜现象。
分析基础冲刷原因:一是河道采砂严重,导致河床冲刷下降所致;另一原因为公路排水沟流水直接冲击1号墩柱基础附近土层,导致1号墩基础底部冲刷尤为严重。
扩大基础底部呈倒梯形原因:施工期间沉井下沉时岸侧先接触基岩,而另一侧沉井基岩线较深,此时沉井改侧未达到基岩,仅在砂土层,而沉井岸侧受岩基阻碍已不能下沉,于是施工单位便在沉井中浇筑扩大基础,造成部分基础没有落在基岩上,由于扩大基础上部尺寸比下部尺寸尺寸大,基础下部土体被冲刷掏空后,基础底部就呈现场看到的倒梯形形状。
沉井出现倾斜开裂可能原因:在洪水冲刷下,河床不断降低,造成沉井下部支承土体被掏空,造成沉井侧翻,不均匀沉降受力,局部出现开裂,并不断倾斜。
从沉井倾斜、基础脱空、地质钻探结果分析,扩大基础和沉井底部未完全接触倾斜基岩面。土层冲刷后,造成沉井倾斜,扩基悬空,造成扩大基础有效传力面积减少,稳定性降低。
2.3  3号-6号桥墩基础病害
3号-6号墩为桩柱式桥墩,现场检查发现3号-6号墩基础冲刷严重。该处地面冲刷平均深度达4m。原设计桩基嵌岩2m,经计算桩基各项力学指标安全系数较小[2][3][4],特别是桩侧土压应力已超标。
3  实施维修加固策略
根据0号-6号墩结构、病害以及钻探资料,结合专家组意见,对各墩台进行不同方法的维修加固处理。对0号台基础主要进行矩形挡土墙防护,并设置排水沟引流。对1号-2号墩基础主要进行封闭方体箱形嵌岩护墙防护,对墙内土体进行压浆,为减小施工对基础扰动,保留原沉井,对2#墩倾斜沉井基础以上部分进行切除。对3号-6号墩桩基础采取两种方案:一是利用椭圆形封闭箱形嵌岩护墙防护桩基免于冲刷,二是新增加承台和钻孔桩基分担原有基础荷载。
3.1  0号桥台基础维修加固措施
0号台主要采取护坡防护,为排水沟预留空间兼造价考虑,在外露桥台基础水平距离外缘1.5m处做C30混凝土挡土墙,挡土墙截面为矩形(主要考虑基岩面不平,矩形状易于施工),平面绕桥台成矩形进行布置,护坡基础嵌岩深度不小于2m。后在挡土墙上做混凝土护坡,坡度为1:1。同时对公路排水沟进行整治,防止流水侵蚀护坡,在护坡边做排水沟。
3.2  1号-2号桥墩基础加固措施
1号墩—2号墩主要采取防护兼加固策略,利用新嵌入基岩护墙对扩大基础进行防护。步骤是:签于扩基底部已出现脱空,施工前首先采用采用片石混凝土压实基础脱空部分,用钢板桩围堰对扩大基础进行施工期间临时支护。然后对基础与板桩围堰所围砂土进行双液压浆[1],灌实基础下缘土体。做好基础施工期间支护后,在护墙外侧区域做护墙施工砂袋围堰,护墙基岩面清理好后指定位置采用12.7cm地质钻机钻孔基岩2m,嵌入钢管混凝土灌注桩[5],同时保证护墙根部嵌岩0.2m,立模绑扎护墙钢筋、浇筑混凝土后,浇注混凝土,使护墙与钢管混凝土桩成为整体。回填基础周围覆土后完成扩大基础维修处理。
3.3  3号-6号桥墩基础加固措施
原桥桩基设计嵌岩深度2m,基础承载能力满足规范。但由于冲刷较为严重,安全系数较低。为保证桥梁持续正常使用对桩基进行维修加固处理,加固措施有两条:
(1)利用新增桩基进行加固
沿3号-6号墩系梁上缘位置向下增设2.4m高承台,新增承台与桩基、系梁接触面植筋。为增加立柱向承台传递荷载途径,在承台上缘沿原柱周新增1.5m高圆柱,在界面处植筋。由于新增高桩承台对河道泄洪能力影响较大,因此承台尺寸设计尽量小型化、线条平顺化。承台下新设计四根桩基支撑承台,新增设桩基嵌岩4m,桩径1.2m。新增桩基以及与原有桩基中距不小于桩径2倍[4]。
该方案可以较大程度提高下部基础承载能力,但需要对原有桩柱进行较多量的植筋,对原结构有一定损伤,造价较高,桩基施工需要操作空间较大,施工不方便。
(2)新增护墙防冲刷
由于桩基承载能力有一定安全度,可在桩四周直接做施工用砂袋围堰,在指定位置采用12.7cm地质钻机钻孔入基岩2m,嵌入钢管混凝土桩,同时保证护墙根部嵌岩0.2m,立模绑扎混凝土护墙钢筋、浇筑混凝土,使护墙与钢管混凝土桩成为整体。在护墙内外回填覆土后完成桩基础防护处理。
该方案可以永久防护桩基免于冲刷,并较少对原结构产生损伤和扰动,但对基础承载能力增加有限。施工中3号-6号桥墩基础维修最后采取第二种维修加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