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充分利用材料的高强度性能,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减轻结构自重,增大桥梁跨径、刚度,同时有行车舒适等优点,为了保证安全可靠的建好每座桥梁,桥梁的施工控制将变得非常重要,而桥梁预应力施工作为预应力桥梁施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无论是从设计、施工等环节都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因为其直接影响今后的运营安全、桥梁使用寿命等问题,在桥梁施工中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序。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序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流程:锚具及钢绞线检验合格→预应力梁底模安装→非预应力钢筋安装→按设计坐标及高程焊接波纹管定位支架→安装波纹管及排气管→安装锚垫板及螺旋筋→预应力工程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并养护→钢绞线下料编束→预应力钢绞线穿束→拆除模板→张拉设备及仪表配套校验→安装锚板及夹片→安装千斤顶→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张拉质量检验→预应力孔道压浆→切除多余长钢绞线→封堵锚具孔→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其中预应力孔道压浆宜在预应力束张拉完毕后尽早进行,一般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张拉完毕,停10小时左右,观察预应力钢材和锚具稳定后,即可进行。  
                   

  施工质量控制内容及影响因素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控制包括结构变形控制、结构应力控制和结构稳定性控制。线形控制就是严格控制每一节段的竖向挠度及其横向位移,保证成桥后的线形趋于设计线形;内力控制则是控制主梁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成桥后的应力,尤其是合龙时的控制,使其不致过大而偏于不安全,并符合设计要求;桥梁的稳定性不仅包括桥梁的稳定计算,还包括施工各阶段结构构件的局部和整体稳定。  

3.1 预应力材料的质量控制  
  严把材料质量关,采用信誉好质量好的厂家产品。产品要有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对到场材料进行检验,其强度、刚度、严密性及螺旋压接缝咬合牢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质量标准方可使用。加强对波纹管的保护减少对其损伤。减少电焊作业。在普通钢筋骨架成型后再铺设波纹管,用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要避开波纹管,波纹管接头。用大一号规格的波纹管作套管,套管长20-30cm.管道接头在套管内要对口、居中。两端的环向缝隙用胶带封闭严密。  
  3.2 预应力张拉前应做那些准备工作  
  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当块体拼装构件的竖缝采用砂浆接缝时,砂浆强度不低于15Mpa。对预留孔道应用通孔器或压气、压水等方法进行检查。端部预埋铁板与锚具和垫板接触的焊渣、毛刺、混凝土残渣等应清除干净。应采用先穿束的方法时用压气、压水较好。钢筋穿束前,螺丝端杆的丝扣部分应用水泥袋纸等包缠2-3层,并用细铁丝扎牢;钢丝束、钢绞线束、钢筋束等穿束前,将一端找齐平,顺序编号。对于较长束,应套上穿束器,由引线及牵引设备从另一端拉出。对于夹片式锚具,上好的夹片应齐平,在张拉前并用钢管捣实。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对设计图纸提供的预应力伸长值进行复核计算,对不符合要求的要会同监理、设计、业主进行更改。施工现场已具备确保全体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的必要的预防措施,千斤顶的吊装应有简单的支撑架,支架用钢管或角钢制作。千斤顶的升降用倒链进行。对于横桥向翼缘板下的张拉,千斤顶安装可用两根钢管制作一槽,宽度以千斤顶不漏下为准。 
  3.3 施工控制影响因素  
  桥梁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施工实际状态最大限度地与理想设计状态(线性和受力)相吻合。要实现上述目的,就必须全面了解可能使施工状态偏离理论设计状态的因素,以便施工实际有的放矢的有效控制。

    3.3.1 结构参数  结构参数是控制中结构施工模拟分析的基本资料,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构参数主要包括: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结构材料弹性模量、材料容重、材料热膨胀系数、施工荷载和预应力或索力。  
    3.3.2 施工工艺  施工控制是为施工服务的,反过来,施工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控制目标的实现。除要求施工工艺必须符合控制要求外,在施工控制中必须计入施工条件非理想化而带来的结构制作、安装等方面的误差,使施工状态保持在控制之中。  
    3.3.3 施工监测  检测是桥梁施工监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检测包括应力检测、变形监测。因测量仪器、仪器安装,测量方法数据采集、环境情况等存在误差、所以,结构监测总是存在误差。 

    3.4  施工注意事项

  3.4.1 梁体钢筋在预应力钢绞线附近焊接时,一定要注意预应力钢绞线的保护,不能让焊接时的高温灼烧预应力钢绞线,以免发生预应力钢绞线回火,在张拉时发生断裂。

  3.4.2 钢绞线的定位一定更要准确,符合设计要求,如果钢绞线安装时的坐标与设计有出入,那么在张拉时的张拉力很难保证满足要求,因为坐标发生变化时,张拉力的合成也会发生变化。

  3.4.3 注意预应力管道的保护,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由于振捣,挤压等原因很可能造成预应力管道的移位变形,甚至破裂,造成漏浆,影响张拉工作,这就要在张拉过程中注意预应力管道的加固和保护,制定详细的振捣方案(浇筑方案),在预应力管道位置振捣时,一定要注意管道的保护。

  3.4.4 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应力管道破裂,混凝土进入管道(这种情况要比轻微的漏浆严重的多)堵塞预应力管道,在施工中一般先穿钢绞线,使得管道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其次就是在浇筑过程中进行防堵工作,一般的做法是,双端张拉的预应力钢绞线在两端设置牵引力,在浇筑过程中来回拉扯(视混凝土浇筑时间长短进行拉扯,在混凝土进行初凝前进行数次的拉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分别拉扯数次,将进入管道的混凝土结构在进行初凝前进行破坏,避免堵塞管道,影响张拉工作,对于单端张拉的预应力钢绞线,不能进行这样的操作,所以在管道保护方面做得要更加细致。

  3.4.5 预应力钢绞线在下料时,首先要符合设计要求长度,其次考虑张拉设备应用情况,最后还要考虑施工现场存在的特殊情况等,通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下料长度,以免盲目下料,造成浪费。

  3.4.6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张拉前对张拉端外露钢绞线做好保护工作。

  3.4.7 张拉前对张拉设备的配套情况进行详细的试验,尤其是工具锚和工作锚孔洞的同心是否精确,如果不精确2个锚板势必造成对钢绞线的切割,削弱钢绞线的受力截面,造成断丝等质量问题。

 

              第四章  控制施工质量的要点  
    
 4.1 张拉前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张拉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执行。张拉采用双控,即应力控制和伸长量控制。  
    4.2 施工中如因千斤顶工具式夹片磨损造成夹持不紧,出现滑丝,处理方法为压力机立即回油,更换工具式夹片,检查锚具锥孔与夹片间是否有杂物,清除锚垫板喇叭口内混凝土重新张拉。如果仍有滑丝现象,则应对钢绞线、锚具进行重新检测,对千斤顶油压表进行重新标定,确保今后万无一失。  
    4.3 由于波纹管破损而漏浆,造成钢绞线与混凝土握裹,引起摩擦力过大。处理方法:反复多次张拉并持荷一段时间,以克服摩擦力过大的影响,预制T梁时应注意及时清孔。  
    4.4 由于孔道摩阻而使伸长量偏小,处理方法:在开始张拉时把钢绞线拉到5.0MPa,再回油至油压表读数为零,然后分级张拉,并按规范要求进行超张拉,这样得出的张拉伸长值满足设计要求。  
    4.5 张拉过程中随时观测梁的上拱度和梁体的侧向变形,避免梁体变形过大而产生裂纹,并及时观测各项数据,以便今后设计、施工时作参考,做到心中有数。  

第五章 预应力桥梁张拉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以及何提前预防

    5.1 问题一:

 滑丝和断丝钢筋张拉过程中出现滑丝和断丝现象,其结果会使预应力钢筋受力不均,甚至使空心板不能达到足够的预应力。 
    5.1.1原因分析 
   1钢丝束存放不好,表面存在油污、锈斑等。 
   2钢丝编束时,由于没有认真梳理,造成钢丝束交叉混乱。 
   3锚具加工尺寸不准确,锥度误差大。 
   4锚圈放样不准,支承垫板倾斜,千斤顶安装不正。 
    5.1.2预防及处理措施 
   1在施工中要加强材料的检验,选择较好的锚具类型,施工时遵守操作规程。 

2滑丝和断丝现象如果发生在顶锚之前,应立即停止张拉,并使千斤顶回油,认真检查滑丝和断丝的原因,更换已断的钢丝或更换已损伤的夹片,再重新进行张拉。 
    (3)滑丝和断丝现象如果发生在顶锚之后,其处理程序如下:1将千斤顶按张拉状态安装好。2. 张拉钢丝。当钢丝受力伸长时,夹片稍被带出,这时立即用钢纤卡住夹片,同时千斤顶回油,钢丝回缩,夹片因被卡住而不能与钢丝同时回缩。千斤顶再次进油,如此反复的进行,直至夹片退出为止。在退夹片时,钢丝的张拉应力不得超过钢丝的极限张拉应力的0.8 倍。3. 如钢丝已断,应更换钢丝束,重新张拉并锚固。 
    5.2 问题二:

 后张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后张预应力孔道压浆密实与否, 直接关系到预应力构件永存内力的稳定性及耐久性。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从地震垮塌的后张预应力桥梁构件上截取若干断面解剖测试, 发现后张预应力结构存在因孔道压浆不密实而造成的预应力筋锈蚀、断面锐减、断丝及内力损失严重等致命的质量问题,为此,曾一度禁止后张预应力结构的应用。由此看来,后张预应力孔道压浆的密实度, 是后张预应力构件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孔道压浆不密实有如下几种表现; 
   (一)压浆初凝后,从进浆孔或排气孔用探测棒可探测到不饱满,有空洞。 
   (二)计算浆体压进孔道总量小于孔道总空隙量。 
   (三)多波曲线孔道,特别是竖向多波曲线孔道波峰顶排气孔未冒浆。 
   (四)压浆增压时,不能保证恒定的压力。 
   (五) 梁体因蜂窝., 孔洞, 裂缝等内部隐蔽缺陷而漏浆。 
   (六)封锚不严而漏浆。 
   (七)上下或左右孔道串孔。这些压浆不饱满,不密实的质量隐患,如未被及时发现并进行妥善处理,将直接影响结构物的使用寿命。 
    1.原因分析设计方面有以下原因可造成后张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1)穿入预应力钢筋后设计孔道空隙狭窄,水泥浆不易压入。(2)设计孔道曲线长,曲率小,曲折点多。(3)设计规定的成孔材料材质不佳,孔道内摩阻系数大。

 2.施工工艺方面有以下原因可造成后张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1)施工中成孔质量不好,孔道直径粗细不匀或有偏孔、 缩颈现象, 预应力筋勉强可以穿入, 但水泥浆无法通过。(2)成孔材料材质选用不当,特别是抽拔棒成孔时操作不当,孔壁粗糙,坍落、掉皮,出现波浪等。(3)孔道串孔,内漏,封锚不严,不能保压持荷。(4)排气孔设置不当,特别是连续梁无忧论文网,多波段;竖曲线超长孔道若波峰处的排气孔不通, 在某些曲段易形成空气滞留穴阻止进浆而造成空洞。(5)预应力钢筋编束、捆扎时,扎丝过密或松弛,穿束时绑扎钢丝在孔道不畅处受阻,堆积挤压,形成网状塞栓,压浆时此处过水过气而不过浆。(6)制浆不规范,稀稠失控或过滤不好,有硬块杂物造成孔道堵塞。(7)水灰比不当,水灰比过大,不但强度降低,而且泌水率增大,当水被吸收或蒸发后,即形成空洞。(8)外加剂用量不当,如膨胀剂,用量过小膨胀效果不明显,若膨胀系数小于水泥收缩系数,空缺未补实,就会造成压浆不饱满。(9)压浆机性能不好,压力不够或无法保压持荷,致使孔道内水泥浆不能长距离远送, 也无法借助压力使水泥浆充实到孔道各处不易通畅的细微空间位置, 从而造成孔道压浆不饱满,不密实。 
    2. 预防及处理措施治理孔道压浆不密实的措施: 就是要针对以上所分析出的原因,对症下药,正确治理。除此之外,对影响压浆质量的重要因素,严密进行控制,并改进施工工艺,方可取得明显效果。(1)优选配合比。水泥浆配合比是压浆质量的关键。优良的配合比设计是控制孔道压浆质量的前提, 优化组合的水泥浆配合比,既能有效地控制泌水率及有效膨胀系数。(2)慎用膨胀剂。在水泥浆凝固过程中,膨胀剂和水泥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水泥体积产生微膨胀。(3)适当提高压浆稳压持荷压力。压浆过程中,压力一般应保持在0.4—0.6MPa之间, 稳压持荷时间不少于5min,稳压压力应保持在0.6—0.8MPa之间。(4)采用后期加压补浆法补充密实。对于竖曲线锚固点处在上部的孔道,因泌水无法排出而占据孔道空间,水干后此处形成空洞 (此缺陷在封锚前可从进浆孔用探条探测到),可用高压黄油枪或按此原则制手动压力补压充实。 对于长线连续结构竖向多波孔,不论锚固点在什么位置,其波峰处(孔道最高点)都有可能因泌水、浆体收缩而形成局部空洞。排除这种隐蔽缺陷的方法是,在孔道波峰处事先设一排气、压浆两用管, 压浆时排气, 压完浆后, 可以此管用探条检测,发现不密实,可从此管接上手动补浆泵进行后期补浆,效果较好。(5)采用真空压浆。 

  5.3 问题三:

     预应力筋孔道漏浆致使穿束张拉受阻后张法预应力穿束困难或者无法穿束;已经穿束的预应力钢筋被泄露的混凝土浇浆液包裹, 张拉时部分预应力钢筋受力不均,导致断丝现象;由于管道堵塞,压浆困难。 
    (一)原因分析由于采用波纹管作为后张法预应力孔道,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波纹管破裂,或者由于振捣时振动到波纹管导致混凝土浆进入孔道,造成张拉穿束困难。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1、用于制作波纹管的钢带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其厚度应根据管道直径、形状、钢丝束设置时间而定,一般不宜小于0.3mm。2、除进场后的有关检验外,安装波纹管时需再次对其外观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检查,要求无孔洞和不规则的折皱;咬口宽度均匀,无开裂和脱扣现象。3、波纹管的接头连接管应采用比波纹管大一个直径级别的同类型管道,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 5 —7 倍,同时不小于40cm。在接头处 宜设置2处定位钢筋使其定位准确,以免角度变化导致波纹管道不圆顺,造成穿束困难。最后把连接管道两端缠裹紧密以防漏浆。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避免振动波纹管。5、对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穿束的孔道,应注意以下两点:(1)预应力筋安装完毕后,应再次对波纹管进行详细检查,以查出穿束时可能被破坏的管道,并及时进行修复。(2)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每隔㏑拖拉一次预应离钢筋直至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初凝为止。 
    5.4 问题四:

    后张法预应力筋的伸长值产生较大误差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有较大偏差, 出现张拉力不足或超过控制张拉力的现象。 
   (一)原因分析预应力钢筋张拉时未采用应力和应变双空法进行控制。正式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时, 未对钢筋的实际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值的差值超过了±6%,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二)预防及处理措施在进行预应力张拉工作前,应计算钢筋理论长值,进行试张拉时,要将钢筋理论伸长值与实际伸长值进行校核,如果有较大偏差,应查明原因后再进行大批量张拉。张拉器具应进行检验校正,每半年或张拉200 次以后要重新校正。预应力张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使桥梁受到破坏, 承载力下降,危及结构的安全,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 

    5.5 问题五:
    在张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预应力束断丝或滑丝,使预应力筋受力不均,甚至使构件不能建立足够的预应力,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张拉程序的控制:

    1.加强对设备、锚具、预应力筋的检查

    (1)千斤顶和油压表需按时进行校正标定,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误差不超过规定范围;千斤顶的卡盘,楔块尺寸要正确;没有摩损沟槽和污物,以免影响楔紧和退楔。

    (2)锚具尺寸要正确,保证加工精度。锚环、锚塞应逐个地进行尺寸检查。

    (3)锚环不能有内部缺隐,应抽样进行电磁探伤,锚环太软或太硬都会引起锚塞的内缩超量。

    (4)预应力钢筋使用前应按规定检查,钢绞线编束应认真梳理,避免交叉混乱;清除钢丝表面的油污锈蚀,使钢绞线能正常楔紧和正常张拉。

    (5)锚具安装位置要准确:锚垫板承压面,锚环的安装面必须与孔道中心线垂直,锚具中心线必须与孔道中心线重合。

    2.严格执行张拉操作规程:

    (1)垫板承压面与孔道中线不垂直时,应当在锚圈下垫薄钢板调整垂直度。

    (2)锚具在使用前须先清除杂物,刷去油污。

    (3)楔紧束的楔块其楔紧程度务求一致。

    (4)千斤顶给油、回油工序应缓慢平稳进行,特别是要避免大缸回油过猛产生较大的冲击振动,以免发生滑丝。

    (5)张拉操作要按规定进行,防止钢丝受力超限发生拉断事故。

    3.滑丝与断丝的处理:

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或锚固时,预应力束每束如发生一根以上滑丝或断丝,需进行处理。

    (1)滑丝的处理:张拉完成后要及时在钢绞线上作好醒目的标记,如发现滑丝,采用千斤顶和卸荷座,将卸荷座支承在锚具上,用千斤顶拉滑丝钢绞丝,直到将滑丝夹片取出,换上新夹片,张拉至设计应力即可,如遇严重滑丝或滑丝过程中钢绞线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则应将锚具上的所有钢绞线全部卸荷,找出原因并解决,再重新张拉。

    (2)断丝的处理:①提高其它钢丝束的控制张拉力作为补偿,但不能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②卸荷、松锚、换束,重新张拉至设计应力值。

    5.6 问题六:

    预应力张拉常见问题,出现问题原因,如何提前预防。

   (1)锚头处部位拉爆(砼、锚垫板)①浇筑砼时锚头处部位震倒不到位,导致锚头处、垫板后出现砼不密实、空缺。故施加力之后锚垫板或锚头处砼整块爆烈。 ②锚垫板与设计不相符合或工作锚与锚垫板不配套③锚头处内部构件未安装齐全或安装错误(如弹簧筋、钢筋网片、防崩钢筋等)④锚垫板等锚具质量问题⑤施加力远超过设计力值。

    提前预防:①浇注砼时加强震倒,对于锚头处特别注意。震动棒需更加深入结构内部震动砼。工人震倒误区:误认为震动棒只为分散砼,使砼流动扩散。施工时出现此情况应立即给予纠正。②安装锚垫板、工作锚前应仔细核对图纸,严格按设计安装采购、安装。③制作锚头部位时,严格按图纸施工,安装注意细节。如需要则另附加钢筋网片、防崩钢筋等。④材料到场抽样实验检测是否合格,如不合格需退换材料⑤张拉时注意控制好油泵、压力。

   (2)无法安装设计要求的千斤顶①锚固端位置安装错误②锚固端严重倾斜③施工时未留辅助设备预留孔④其他工程设备及工程部位遮拦,

    提前预防①按图施工,正确安装,严格控制尺寸②正确安装,加固模板,防止跑模等情况发生③对相应部位预留孔,以便下步工序顺利进行④提前考虑以及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3)断丝、滑丝①施工时焊渣等其他灼伤、碰伤钢绞线②钢绞线自身质量问题③力度大于设计力度④夹片质量以及安装错位(工具、工作夹片)⑤曲线段摩阻过大⑥限位板不配套(限位量过大、过小)

    提前预防①施工时注意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伤致钢绞线(如用烧焊时用土工布或旧模板等其他废材保护好钢绞线)②材料抽样实验检测③控制油泵、压力④材料检查、正确安装到位,安装夹片与工作锚、工具锚配套⑤曲线过多导致摩阻增加,使钢绞线各部位受力不均,所以使受力大的一侧钢绞线出现断丝、滑丝情况,严重的则整根断裂。施工时严格控制管道走向、弯曲度⑥限位板限位量过小,张拉时则工作夹片较为松弛,使钢绞线被拉出得长也回缩得长。既影响了张拉力又可能会导致滑丝。限位板限位量过大,张拉时则工作夹片较紧,过度挤压钢绞线。即影响伸长量又会导致断丝。所以材料到场投入使用前需实验检测、复查。

   (4)张拉后工作夹片回缩至工作锚孔里①钢绞线于工具锚处弯曲使得安装工作夹片时不齐头②工作夹片与工作锚不配套

   (5)伸长量偏长或偏短(实际与设计对比)①计算误差、错误计算②偏长:断丝、锚固端锚具安装松弛、出场材料(钢绞线)松弛程度③偏短:限位板限位量过大、出场材料(钢绞线)松弛程度。                                          

                      

                           

   

     预应力张拉工艺是桥梁预应力构件施工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张拉应力及伸长量的控制,锚具碎裂,锚下混凝土开裂,滑丝与断丝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直接影响梁桥的工程质量,会直接影响预应力结构使用寿命,因此在预应力施工中,要充分做好张拉前的准备工作,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出现问题及时正确解决,方能彻底解决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桥梁工程质量,在张拉过程中不要盲目追求数量,一定要按技术规范操作,以确保工程质量,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谢    辞

    经过几个月的查资料,整理材料,写作论文。今天终于把论文写到最后,求学的点点滴滴历历涌上心头,时光匆匆飞逝,两年多的努力与付出,随着论文的完成,终于让我在大学的生活,将得以划下了完美的句号。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感谢她在我写论文和实习期间的指导与帮助,同时,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其他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助。另外,要感谢在大学期间所有传授我知识的老师,是您们的悉心教导使我有了良好的专业知识,这也是论文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

总之,此次论文的写作过程,我收获了很多,即为大学三年划上了一个完美句号,也为将来的人生之路做好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再次感谢我的大学和所有帮助过我并给我鼓励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谢谢你们!短短的三年时光一晃而过,不经意间我已经离开这个熟悉的校园。三年里,我们风风雨雨共同走过,三年里,我们日日夜夜同舟共济或或喜或悲,至少我曾经拥有过那些经历,毕业了,我们离开了学校,有了自己的工作,不管顺不顺心,希望大家能够坚强勇敢的走下去,相信我们的明天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 刘效尧、朱新实,预应力技术及材料设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7

 (2 杨宗放,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施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北京;

 4 马华堂编著《公路工程质量问题分析与防治技术》郑州:黄河水利 出版社 2006;

 5颜海主编 《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6萧绍统编著 《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预防》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7徐犇编著 《桥梁检测与维修加固》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8)、刘吉士、张俊义、陈亚军编《桥梁施工工百问》第二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