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路面病害也不断出现,大中修工程越来越多。作者结合广佛高速公路大修工程的经验和体会,阐述了高速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重点环节,力图为同行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路面,大中修,质量,控制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异常迅速,至今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已近30000公里,使我国公路成为20世纪我国26项重大工程技术成就之一,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大,特别是特大超重车辆的日益增多,为高速公路带来灾害性损坏,大大缩短了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路面裂缝、坑槽、车辙、松散、拥包等病害陆续出现,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治,不仅会降低路面使用性能,影响行车安全,而且可能导致路面进一步破坏。因此路面的维修养护是已建成高速公路目前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如何保证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维修工程质量、以实现其设计使用寿命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 采用科学检测评价手段,分析病害原因,合理制定处治方案

  在进行路面维修之前,首先要确定路面病害及其原因。只有把病因搞清楚了,才能“对症下药”制定最优方案,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维修养护工作通常是在常规指标(弯沉、破损、抗滑、平整度)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项指标来制定养护对策,但各条路况千差万别,采用常规的调查指标有时不能满足要求,而有时没有全测的必要。结合养护管理工作的体会,作者认为,路况调查项目的选择必须根据每条路的路况以及维修后预期达到的效果来确定。以广佛高速公路大修工程的路况调查情况为例,准确确定病因,一般可按以下步骤方法进行:①采用人工实地徒步目测法,确定病害的大体路段和位置,进行破损类型调查,并绘制路面破损图;②利用弯沉测试仪确定具体病害路段、基层强度,必要处加密检测点;③利用探地雷达确定路面病害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与弯沉检测结果进行验证比较;④利用取芯机对上述路段的路面、路基进行地质取芯或结合开挖探坑与雷达检测结果验证,最终确定病害的地点、类型、层面和深度。

  根据以上路况调查结果,进行全面科学的数据分析,包括对路况调查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对各路段病害类型及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以及交通量分析与预测等。数据分析后针对不同的路面破坏形式分别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处治方案。制定处治方案的指定思想:①应针对养护工程特点,不能按新建工程考虑;②是否满足设计使用年限的累计标准轴次的要求;③对于不能中断交通的高速公路,方案要便于施工组织、工期短、施工对行车与安全的影响最小;④充分利用旧路面,废弃物挖运、堆放和占地应降在最低程度;⑤对交通管理、社会影响以及对营运收费影响减少到最低;⑥是否根据不同车道、区别损坏程度和弯沉代表值大小,采取不同设计方案;⑦工程造价节省。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病害能否根治和维修工程质量的长期效果。拿出初步方案后,要及时召开专家审查会议和进一步研讨,以对方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二. 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和监理队伍

  选择经验丰富、有施工能力的施工队伍和监理队伍,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选择施工队伍,必须严格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重点考虑其资质资历、人员设备投入、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经验、财力能力和业绩信誉等等。人员重点考虑项目经理、总工、施工人员和质检人员的资历、能力和数量;设备特别要考虑关键施工设备和重点试验设备的质量和数量。信誉是一个企业的品牌,也是一个好施工队伍的标志。信誉好的施工队伍克服了其自身偷工减料、只想赚钱的自然属性,它会从多方面为业主考虑,以最大限度使监理和业主满意。

  监理队伍的选择,要重点考虑投入该项目的监理人员的结构组成、人员素质能力和数量、试验设备的性能和数量、管理水平、资质信誉及交通办公设备的投入等。在施工队伍和监理队伍的选择上一般不可放宽条件,要严格进行。

  三. 建立工程质量自检体系,实行质量责任制

  施工队伍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对每一个岗位、每一道工序或每一个分项工程均实行质量岗位责任制,实行“定岗、定人、定职、定责”四定制度,保证自检到位、责任到人,力图将所有的质量隐患都消灭在源头。

  监理队伍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原材料的检查,加强控制测量及施工定测的复核,加强工序验收等。一方面要加强现场监理人员的责任心,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坚持现场旁站制度,现场监理与施工人员必须同时上下班,确保施工现场不失控;另一方面在现场监理和总监办之间要建立迅速、快捷的信息、指令传递渠道,严格信息、指令传递程序和报告制度,明确迟报误报的责任,以满足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控制施工工序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需要。

  要善于利用外界的有利条件:如中心试验室的抽检与平行试验、各级领导部门的大检查、省质监站的检查裁定。借助以上各种“东风”,端正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加强监理内部管理,变被动监理为主动监理。对于一些施工队伍经过多次书面指令,施工质量未有改进,一些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经过多次纠正未见成效等,要采取坚决果断、强有力的措施来解决。

  四. 高度重视施工现场质量的控制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必须从施工过程和施工工序入手,进行全方位控制,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监督、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施工过程和现场控制应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1.要确保人员、设备全部到位。开工之前,项目业主必须落实施工人员、监理人员、施工设备和试验设备的到位情况,保证其全部到位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本条件。

  2.要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目前在材料均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也很普遍。尽管我们选择了最优秀的配合比设计,实验室数据也十分可靠,而来自原材料与生产过程中即便是很小的影响因素,如果没引起足够重视就会使结果变糟。比如高速公路施工中大量使用了进口高档混合料生产设备,但是国内碎石加工业粗放生产的不规则产品与这些生产设备的适配性较差,需要对其质量和来源加以严格控制,否则不合格的混合料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3.要把好试验关。施工单位的各种材料试验、配合比试验和现场抽样试验,监理工程师的各项平行试验,都必须严格认真。试验是验证设计、指导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和灵魂。凡试验不合格或者同监理工程师平行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必须返工。

  4.要重视施工生产过程中全程控制,严格控制施工的不均匀性。高速公路路面早期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路面施工的不均匀性,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问题是造成路面的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当混合料发生离析时,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集中于铺筑层的某些位置,使沥青混凝土不均匀、配合比级配与原设计不符,导致路面产生一些破坏,降低路面使用性能,缩短路面使用寿命。实践证明:凡是出现病害的地方,都是由于施工工序和工艺的控制不严造成的,都是由于施工的不均匀性出现薄弱环节造成的,是由于施工和监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因此,在施工控制中,必须提高施工和监理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控制各道施工工序和工艺。如控制混合料拌和过程、运输、摊铺过程的离析;拌和温度过高,连续式拌和产生的离析等,建议采用转运机等先进设备,通过对热拌沥青混合料在摊铺之前进行重新拌和,有效控制离析的产生。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平时最容易忽视的,也是造成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

  5.要严格控制重点工序。重点工序的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手段。路面维修工程一般要控制好下列重点工序:配合比设计及试验;防水层施工;沥青混凝土的拌和、摊铺和碾压温度控制和施工工艺控制;混合料的均匀性;基层、面层各层间的粘结等。

  五. 坚持动态设计,不断完善方案

  大中修工程最大特点是病害情况和处治方案的不确定性,其设计比新建工程复杂、烦琐、变化因素多,在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还会有较多变更,因此,大中修工程的设计应是一个动态设计过程,设计单位在施工中应做好后续服务,在施工过程中,对发现的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技术研讨、及时修正和完不断完善设计,及时总结经验、指导施工,以使病害维修方案更加切合实际、更加优化和完善,更好地保证养护维修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

  2、《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J0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