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CFG桩在软基处理中的施工 及处理后的效果
摘要:通过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九江至小塘段第四合同段CFG桩处理软基的施工实践,总结CFG桩应用于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手段,质量检测方法,经CFG桩处理后的软基,克服了涵洞基础沉降,桥头跳车,路基沉降现象。它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全桩长发挥侧阻力、端阻力明显、对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大等优点
关键词:CFG桩,软基处理,施工,效果
1、概述
本合同为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九江至小塘段第四合同段,起点桩号K8+800,终点桩号K13+400,全长4.60公里。
本路段平、纵面线形按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设计,按六车道设计,设计路面宽度为33.5m,设计时速100km/h,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
1.1工程地质
本合同段路线地处南海市西部西、北江两条河流挟持的平原区内,有两种地貌单元,即平原和残丘区,以平原为主,偶见残丘点缀。珠江三角洲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由北向南微倾斜,海拔高程1.60~3.80m,鱼塘密布,沟渠纵横,给现场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
区内岩土层为耕植土、亚粘土、亚砂土、软土及第三系红色岩系及火山岩等,其中软土为第四系全新统地质中夹层软土,软土为淤泥、淤泥质亚粘土、淤泥质粉细砂,工程地质条件差,全标段路基均处于软土地段,是本合同段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控制工期的关健。
本合同段属地震烈度Ⅵ度区,抗震设计为7度。
1.2CFG桩的设计要求
桩径:400mm。
桩长:要求打穿淤泥层,在砂砾石层上,一般14.5~16m。
桩距:1.5m×1.5m(排距),等腰三角形布置;桥头20m内及涵洞基础:1.5m×0.75m(排距),采C15素砼。
桩身强度:90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190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280KPa。
CFG桩完工后28天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合格后在CFG桩顶安放预制的扩大的圆形素砼桩帽头(直径为600mm),平整砂垫层摊铺土工格栅后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2、CFG桩施工
CFG桩处理软土是采用机械振动锤击沉管,场拌砼运至现场,打桩架吊砼灌桩。利用砼和软土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在原地基中形成强度、刚度较大的桩体,同时也使桩周土体性质得到改善,桩体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外荷载。
2.1影响加固质量的关键因素
桩体的强度及支承桩体的地层承载力,要求桩长打穿淤泥层,桩尖坐在砂砾层上,且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2影响桩身强度的主要因素
(1)砼用量:CFG桩的强度随砼灌入量增大而增大,保证桩身连续不断桩。
(2)龄期:桩身强度随龄期增大而增大,三个月龄期强度作为标准强度,28d强度作为标准强度的60%~75%;
(3)砼灌入的均匀性:砼和软土,桩身强度也越高。
2.3施工工艺
2.3.1严格按CFG桩设计及施工规范施工
按设计桩距,排距测量放样,施工工序如下:
(1)振动机就位:空心钢管对准位后,使钢管垂直,倾斜度小于1%,桩位偏差小于5cm。
(2)沉管:启动振动机,钢管在振动中沉入(沉入中不能有泥进入管内,以免影响活瓣的打开)。
(3)砼搅拌:砼现场搅拌,采用全自动搅拌机,严格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控制,砼坍落度控制在3-5cm,和易性要好,保证灌注的连续。
(4)吊灌砼:当管到达设计标高后停止沉入,把搅拌好的砼运送到现场装入料斗。
(5)拔管:启动振动机,提升钢管,在刚提升钢管保证管内有足够的砼来冲开活瓣,提升过程中也要保证管内有足够的砼,防止断桩。拔管速率控制在1.2m/min,且每上拔1米留振5S,当沉管拔至离地表2m时,应减速且留振10s。
(6)灌注结束:当每根桩灌注结束时,将拔管时出的淤泥等杂物清出路基外,以免污染砂砾垫层。
2.3.2CFG桩的质量控制
CFG桩处理软基属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工艺、砼质量、桩长、施工速度的控制,主要控制内容为:
(1)检查桩距、桩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逐桩控制砼用量:根据桩长,按0.14m3/m砼用量进行灌注,根据钢管沉入的长度计算砼数量,然后通过手推车进行量取。
(3)桩长控制。根据设计桩长及试验桩确定的长度,在钢管上标明桩长,并根据沉入时桩机的负载电流数据突变,直至钢管杆不再进尺(表明桩尖已座在砂砾石层上),现场丈量,测定实际桩长。
3、CFG桩的质量检验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CFG桩施工满足龄期要求后,我们采取如下检验方法验收桩体的质量。
3.1钻芯取样
本工程采取对于28天龄期进行桩体任一部位钻芯取样来验收桩体的强度,即达到90天龄期的75%以上(大于1.9×75%=1.43MPa),抽样频率为5%,部分试验结果见表1、2。
Ⅰ组(取2/3桩体处)
Ⅱ组(取1/3桩体处)
3.2低应变动态质量检测
本检测办法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桩的完整程度的检测与诊断,即判定桩身是否完好,桩身是否均匀等等,最终给定综合判定结果。
3.2.1检测方法原理
桩基无损动态检测是根据弹性波理论,当施工于地下的CFG桩达到一定强度后,且桩长L远大于桩径D时,在理论上可将桩身视为一维弹性杆件体,当在桩顶施加一激励信号F(t)时其激发的弹性波将沿桩身(纵向)向下传播,传播过程满足波动方程:
式中V0为桩体弹性纵波速度
由于桩端和持力层之间存在一明显的波阻抗界面,弹性波传播至桩底将产生反射,并被布置于桩顶的拾振器接收。若CFG桩体均匀、完整、规则,则只存在桩底一个波阻抗界面,这样反映在时间域波形上的能量集中,波形圆滑,桩底反射时间(t)清晰,则纵波速度:
V0=2×L/t
式中L为桩长,t为反射波初至。
若桩身存在不均匀、断裂、夹泥、断桩等缺陷,都易形成波的置前反射,因此,在弹性波的传播过程中,能量分散,反映在时间域波形上则多个波组迭加的复合波形,且缺陷深度[L1、L2……]满足:
L1=1/2×V0×t1
L2=1/2×V0×t2
根据弹性波理论,通过实测的桩身时间域波形,经室内计算机对资料的处理,即可对桩的完整性及施工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3.2.2现场检测布置及仪器设备
质量检测是利用单质点反射法,将拾振器耦合于桩顶,用小锤激发,使之产生一激励信号作用于桩顶,通过拾振器接收弹性波沿桩反射的全过程,送至数据采集库采集,计算机存储、分析、计算。本次检测工作使用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所制的RSM-2FD型工程检测仪。
3.2.3资料分析与结果
根据现场测试的原始记录,本工区低应变曲线波形较为完整,经室内分析计算,现根据桩身的完整程度分类描述如下:
(a)完好桩:桩身连续性好,桩身规则、均匀,无缺陷存在。反映在时域波形上规则、圆滑、无异常信息迭加,桩底反射信号清晰。见桩原始记录所示。
该工程共测试桩800根,其中完好桩共721根,占抽测总桩数的90%。检测桩长介于16.5~18.0m之间。
(b)一般桩:桩身连续性尚好,但存在有桩头破损,桩头强度偏低,局部不均等。反映在时域波形上:曲线基本规则,局部有轻微异常信息迭加,桩底反射信号基本清晰。
通过对该工程抽检的800根桩中,一般桩共有79根,基本上全部表现为桩头的局部破损和浅部的喷粉不均匀现象,占抽测总桩数10%。检测桩长介于16.5~18.0m之间。
3.3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采用接近于复合地基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测定复合地基的轴向承载力,为设计提供基础设计的校核依据,确保工程质量和复合地的使用安全。
3.3.1试验装置
采用“堆载法”,即采用平行放置的横梁(钢梁)作为堆载平台,平台由试验基坑周围的土层支撑,平台上堆放的配重块(钢锭)通过平台下的主梁—测力传感器—千斤顶—压板,把垂直荷载用力施加到压板面积之上。
3.3.2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JCQ-503型静力载荷测试仪,配以700KN液压千斤顶,由DYB-1A电动高压油泵供油,压力测量采用GYL-2A-2KN测力传感器,沉降观测采用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生产的电子数显位移传感器(量程50mm,分辨率0.01mm)。压板面积1.0×1.0m2。以上设备调试安装完毕即可进行桩基静荷载的自动测试、自动测读、判稳、自动补载、自动记忆、自动输出打印等等。
3.3.3试验方法
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采用接近于复合地基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A)加荷分级:依据规范要求,试验最大加荷为设计荷载的两倍,或达到地基极限承载力。根据规范要求,加荷分级如下表所示:
(B)沉降观测:按《规范》要求“每加一级荷载,在加载前后各读记压板沉降一次,以后每半小时读记一次”直至达到相对稳定后,施加下一级荷载。沉降观测采用每加一级荷载,间隔5、10、15min各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测读一次,累计1h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直至达到相对稳定后施加下一级荷载。
(C)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沉降观测不超过0.1mm。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D)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如下条件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a)沉降量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裂缝。
b)累计的沉降量已大于压板宽度的10%。
c)总加载量已为设计要求的两倍。
3.3.4试验过程
试验桩号9-3。于2005年5月5日晚9点开始加压,每一级60KN,稳定后逐级累加,至第七级420KN,每级稳定时间短,沉降累计19.50mm,未出现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裂缝现象,卸荷观测,总回弹量为2.36mm,残余沉降量为16.88mm。
3.3.5资料整理与分析结果
为确定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将试验资料整理成“数据汇总表”,并绘制出Q-S曲线、S-lgQ曲线及S-lgt曲线。
按《规范》(JGJ79-91)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基本值确定“深层搅拌或旋喷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0.004~0.010所对应的荷载,由于CFG桩处理软基跟深层搅拌或旋喷桩复合地基相似,也可取s/b或s/d=0.004~0.010所对应的荷载(b和d分别为压板宽度和直径)”。
根据现场测试和试验的结果,依据《规范》(JGJ79-91)复合地基承载力基本值的确定原则,及现场工程地质条件,取s/b=0.0093所对应的荷载,其承载力基本值为300KN,满足设计地基承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