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水泥稳定土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对水泥稳定土层的监理与验收必须严格把控,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技术规范。以下是水泥稳定土层监理与验收的细节要点,以供参考。

一、材料与质量监理

(一)水泥稳定土技术要求

1. 水泥稳定土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用作底基层: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土的均匀系数大于5,细粒土液限不超过40%,塑性指数不超过17。推荐使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

用作基层: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所有碎石或砾石应预先筛分成3~4个不同粒级后配合使用。

2. 水泥稳定土用作二级及以下公路:

用作底基层: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53mm,土的均匀系数大于5,细粒土液限不超过40%,塑性指数不超过17。一般推荐采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数小于12 的土。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推荐使用石灰稳定或水泥和石灰综合稳定。

用作基层:土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骨料中不宜含有塑性指数高的土。

3. 压碎值要求:

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表2-2 的规定;用作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7.5 mm。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表2-3的规定。

1.png

4. 水泥稳定粒径:对于均匀的砂,建议添加20%~40%的塑性指数小于10的黏性土或石灰土,或部分粉煤灰。

5. 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土,必须先采用石灰进行处理,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不应采用水泥稳定。

(二)水泥和水的质量要求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土。推荐使用强度等级为32.5级或42.5级的水泥。施工用水应对氯离子含量进行控制,选择氯离子含量符合要求的施工用水。

(三)混合料配制及强度

1.混合料配制:应符合下表规定。

2.png

2. 水泥剂量: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的剂量多0.5%~1.0%。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水泥最小剂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3.png

3. 7d浸水抗压强度:各级公路采用水泥稳定土的7d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2-6的规定。

4.png

二、施工过程监理

(一)路拌法施工监理

1. 材料检查:检查各种入场材料,不合格的不得入场。

2. 拌和检查:监理工程师应随时检查拌和深度,重点检查拌和层底部是否有“素土”夹层。混合料拌和应均匀、色泽一致,对混合料的含水量进行测定,决定是否对混合料洒水或翻拌晾晒。

3. 摊铺检查:检查承包人摊铺的均匀性、厚度、平整度是否符合路拱规定要求,并要求有专人负责拣除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

4. 压实检查:人工摊铺的土层整平后,应用6~8吨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确保表面平整且具有一定的压实度。

5. 整形检查:检查坡度、路拱和接缝是否顺适平整。在整型过程中应无明显的粗细骨料离析现象。

6. 碾压监督:监督承包人按试验段的压实方案进行碾压密实,碾压后应没有明显的轮迹,无“弹簧”、起皮现象。

(二)厂拌法施工监理

1. 拌和参数:根据调试好的参数进行稳定土拌和。拌好的稳定土要进行石灰(水泥)剂量、含水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均匀度等项目检测,以确定拌和机的各项参数是否合理。

2. 摊铺中断: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断时间超过2小时,应要求设置横向接缝。一台摊铺机摊铺宽度不够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5~10米同步向前摊铺,避免纵向接缝。

3. 接缝处理: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承包人采用斜接。

4. 层间处理: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基层分两层用摊铺机铺筑时,下层在不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宜立即摊铺上层,否则在下层顶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通过严格执行上述监理与验收细节,可以确保水泥稳定土层的施工质量,为道路的长期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监理企业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真正成为工程质量的守护者和建设管理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