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路面基层施工(包括底基层和基层),一律采用集中厂拌。二灰土底基层采用平地机摊铺,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和二灰碎石基层采用摊铺机摊铺。各施工单位配备足够的拌和、运输、摊铺机械,特别是压实机械,具备轻、重型稳压与轻、重型振动压路机,以确保基层施工质量。
5、路面基层施工,必须在路基、桥涵等前期工程全部竣工,并在验收合格的路段上进行,没有通过验收的路段,不允许进行路面基层施工。
6、路面基层施工,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第一章 二灰土底基层施工
1.施工准备
1.1组织准备
1.1.1根据设计文件、合同任务及实际条件编制周密的施工组织计划,包括制定施工方案、二灰土底基层施工的工艺流程、总进度计划(含网络)、机械劳力配置及材料供应等具体安排,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有关规章制度。
1.1.2二灰土底基层施工是多工种、机械化、工厂化野外群体作业,必须建立一个严密的施工管理体系和效率高、反应快的生产组织指挥系统,指挥系统内应设专职质量保证领导成员。
1.1.3根据施工需要,组建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的试验、检测仪器和具有资质的试验人员,所有仪器设备要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标定认证,并通过省交通厅质监站验收,取得临时资质证书。试验室必须能够进行原材料的检测、混合料组成设计、混合料的质量检验、底基层的内在质量检测。并搜集、整编、保管所有的试验检测资料。
1.2技术准备
1.2.1路床验收
⑴路基的各项技术、质量要求必须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检查验收合格。
⑵压实度:评定值不小于96%。并在底基层铺筑的前一天,用重型压路机对路基进行轮碾检查,发现软弹或松散情况,要进行局部处理。
⑶平整度:路床顶面应用平地机整修,碾压成坚实平整的表面,用三米直尺检验最大间隙不得超过15mm。个别不平整处,应进行返工处理,不得通过底基层一次性铺筑找平;路床表面雨后无明显透水、积水现象。
⑷高程:容许偏差为+10~-15mm。对于达不到设计标高的底凹处,不得薄层贴补。路基顶面的标高和平整度应尽量缩小偏差,以保证基层结构层厚度的均匀性。
⑸横坡度:容许偏差±0.5%。
⑹宽度:不小于设计值。
⑺土基强度:弯沉代表值应小于150(0.01mm)。对弯沉值不合格的路段应推开精铺层,检查下部土基的土质、含水量和压实度,对土质不良的路段换填好土或进行改良;含水量过高时要翻开晾晒或换填好土;按照以上方法处理后碾压,直到压实度合格,再铺筑精铺层。
弯沉检测方法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之规定进行;评定方法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附录Ⅰ进行。
1.2.2组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熟悉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有关的规范和标准,了解工程全貌、沿线自然条件,明确设计意图和要求,实地核对图纸,掌握工程要点,提出需要请设计单位作技术交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部署、安排施工初步方案,并搜集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资料。
1.2.3开办短期培训班,举办技术讲座,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培训,学技术规范、质量管理、操作技能、操作规程、安全要领,提高质量意识、遵守职业道德,掌握“应知”“应会”技能。
1.2.4组织人员调查沿线筑路材料、劳动力、能源、工程用水的分布、交通运输现状、居民点、厂矿企业、其他工程建设等情况。提供材料供应和储备、环保治安等初步实施方案。
1.2.3拌和场的布置,其位置要适当,要考虑主线两头摊铺运料距离的长短,还要考虑材料进场方便、道路建养便利、水源丰富、取水容易、排水畅通。场地应有足够的机械作业、材料堆放的面积,底基层、基层施工专用拌和场面积一般为60~80亩。拌和场地面应进行硬化,使其无松散,无软弹,无积水坑槽,机械设备安装,材料运输进出车辆运转自如。
1.3施工机械和试验仪器准备
1.3.1根据施工任务、合同工期、质量要求,综合生产能力配置主要机械设备及辅助器具应满足表1-1的要求。
1.3.2试验检测仪器必须满足表1-2的要求。
1.3.3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机械设备和试验仪器应建立使用记录卡和检修保养制度,派专人分台套负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