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工程位置
XX际快速轨道交通XX至XX段工程施工15标段含两个区间:XX站~XX站区间矿山法段(简称“XX区间”)和XX站~XX站区间(简称“XX区间”)。
其中XX区间矿山法隧道下穿XX立交桥。隧道左线在ZDK25+135.188处,下穿XX立交A15-a号桩基、右线在YDK25+124.329处下穿XX立交A14-a号桩基。
XX立交工程是XX市XXXX大桥工程的重要专项工程,位于XX大桥桥东岸XX区XX路与XX大道交汇处。A14-a桥墩和A15-a桥墩位处XX路与XX大道北的交叉路口,为XX立交A、B匝道桩基。XX立交共有四层,首层为原地面,通行净高保持5m以上;A匝道属于第三层,为XX路左转入XX大道南往XX方向行驶;B匝道属于第四层,为XX大道左转上桥往XX村方向行驶。
A14-a、A15-a位于暗挖隧道正上方,桩底标高分别为-6.215m和-5.94m,桩长分别为16.415m和16.74m。A14-a桩距隧道顶净距约0.98m,A15-a桩距隧道顶净距约为2.286m。
为了保证桥梁和隧道的安全,对A14-a、A15-a两桩基进行桩基托换处理。
2.2 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
托换场地南侧为XX电池厂,北侧为XX市供电局220KVXX变电站。从XX路往南向XX大道方向为双向两车道,施工时需要临时占用原有人行道和一个机动车道,利用原NS线下绿化地带作为交通疏解的一个车道,托换施工场地面积1026m2。
托换基坑施工范围内管线较多,主要有一条Φ1200给水钢管、一条Φ800给水铸铁管、一条Φ700排水砼管、一条Φ325煤气钢管、三条电信光纤以及一条电力铜管、一条Φ500排水砼管。其中在基坑范围内的管线已全部迁改完毕。
2.3 工程设计简介
本工程主要对A14-a、A15-a桩进行桩基托换,设计基本情况如下:
2.3.1 托换基坑设计
桩基托换临时基坑深约5.1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按1:0.2的坡率放坡开挖,支护形式为土钉墙,面层设φ6.5 @150×150mm钢筋网并喷150mm厚C20混凝土。竖向设3道土钉,土钉倾角为15°,竖向间距分别为1.2和1.5m,水平间距1.5m,梅花型布置,长度5.0~3.0m。土钉钻孔为φ100mm,内插φ18钢筋,孔内注M20水泥砂浆。
2.3.2 托换梁和托换桩结构设计
1.托换方法采用托换梁和托换桩基,替换原来的承载体系。
每根桩采用两根混凝土灌注桩和托换梁进行托换,托换桩上端设托换平台。
托换桩采用C30钻孔灌注桩,直径为1000mm。托换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长×宽×高:11.6m×2.5m×2.3m,混凝土等级C35、S8。所有钢筋选用HPB235、HRB335级钢筋。托换承台尺寸为(长×宽×高):2.2m×2.2m×1.0m,采用C35、S8级混凝土。承台上方预埋20mm厚的钢板供预顶阶段使用,承台与托换桩的连接通过桩顶插筋实现。
2.托换梁和被托换桩的连接
二者之间的抗剪设计主要是通过托换梁和被托换桩之间的咬合、界面处理和植筋来实现,即在托换梁梁高范围内,把原桩表面凿毛,深度宜为10~20mm左右,并刷界面剂进行界面处理;沿被托换桩周围植筋,钢筋和桩之间的缝隙用锚固胶(A级植筋胶)充填。
2.3.3 托换工序设计
1.预顶:
预顶应采用带自锁装置的千斤顶,千斤顶的总吨位不小于该桩上荷载的标准值。预顶方法为在承台顶与托换梁之间预留700mm高空隙,并放入千斤顶和钢楔块,对桩、梁间施工可控的作用力。千斤顶加载过程应严格执行同步加载,并采用分级加载原则,共分十级加载,每级荷载增量为千斤顶加载上限值的10%加载过程中被托换桩的上抬量不能大于1mm,托换梁最大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18mm时,否则应停止加载。
2.封桩
托换梁施工时,在托换梁对应桩纵向钢筋的位置预埋钢筋,待预顶完成后,在保持预顶力稳定不变的情况下将桩、梁预留钢筋焊接,然后封桩,封桩砼浇注顺序为:浇注桩芯砼(C35微膨胀砼)→养护→拆预顶千斤顶→用C30砼满灌预顶承台与托换梁节点处除桩芯外其它部位。
在托换梁底预留3根左右导管,浇注封桩混凝土,严格控制封桩浇注砼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