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桥梁工程
首件预制空心板施工总结13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12-12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8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首件预制空心板施工总结13p
   二、首件施工目的
   首件空心板预制施工目的在于验证各工序的施工工艺及标准是否满足施工质量要求。通过首件施工对拟定的施工方案进行验证,总结,并对既有施工方案进行完善,以指导后续大批量生产。
   三、首件施工总结
   根据空心板的施工工艺流程,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
   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①混凝土配合比已批复,现场地材、地料取样并测试含水率,调整用水量,检测进场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检测合格后用于工程施工。
   ②各工序施工技术交底完成(预制顺序、底板楔形块及底模处理、预应力张拉、钢筋加工及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顺序及方法各工序交底)。
   ③对一线参建工人及项目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完成工前岗位培训及技术培训。
   ④完成首件工程施工报批程序(首件施工方案、工序作业指导书、首件工程开工报告),并获得首件施工许可证书后进行首件工程施工。
   (2)现场准备
   ①龙门吊调试完成运行正常。
   ②混凝土罐车检修完成,能够满足正常运输及自拌功能。
   ③混凝土拌和站试运行正常。
   ④备用电源运行正常,能够满足发电要求。
   ⑤照明设备满足夜间施工要求,振捣设备4套、料斗检修完成、各种小型施工工具数量及性能满足施工需要。
   ⑥防雨材料准备就位,防止由于突降大雨对混凝土施工造成较大影响,做好应急措施。
   ⑦张拉设备标定完成,运行正常,智能张拉设备安装就位并调试完成,满足张拉施工需要。
   ⑧对模板进行试拼,检查各部位尺寸及模板间错台是否达标。
   2、底模处理
   (1)底板楔形块制作
   按照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板底楔形块各部位尺寸再底模位置放样开槽,在底模槽钢位置依据图纸尺寸标记楔形块四角高度,使用1:2水泥砂浆抹平制作板底楔形块,施工完成后使用杠尺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否则返工处理。
   (2)底模除锈打磨
   根据13米空心板施工放样情况,空心板端头位置线使用红油漆做标记,单块板范围内两侧底模边缘拉线检查底模直顺度,对于偏差超过3mm的位置,对底模侧面进行打磨或切除钢板后调整底模,处理后保证通线顺直,为侧模安装做好准备,保证底部宽度的准确度及底侧模的密贴。
   钢绞线张拉前对底模进行打磨除锈并使用干棉纱将残留表面的浮锈擦拭干净后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漆)。
   脱模剂涂刷完成后在底模位置覆盖塑料薄膜,作为防止底模污染的一项保护措施。
   底模下方为槽5槽钢,其内放置橡胶软管(利用侧模的挤压与底模密封),清理底模的同时将槽钢内及橡胶管身的杂物清楚干净。
   3、预应力张拉
    本项目预应力张拉施工采用智能张拉系统及设备代替传统的人工控制张拉设备。施工智能张拉设备具有以下有点:
    ①同步性
    通过计算机控制张拉施工全过程,完全改变了传统的通过人工来操纵油泵进行张拉操作的模式,排除了人为、环境等因素影响,真正实现“多顶同步张拉”工艺。
    ②精确性
    系统自动采集张拉数据,并通过数据反映实际张拉质量,无需人工读数,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同时所有数据自动保存,方便时候查询。
    ③可靠性
    系统模块化设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④时效性
    数据实时更新,使参与建设的各单位能在第一时间查看相关数据,实现“实时跟踪、智能控制、及时纠错”理念。
   鉴于该项施工工艺首次应用于先张法施工,需与厂家共同完善该项施工工艺及程序,因此将其作为一项科研项目立项,需积累总结相关的实验数据及施工方法,以利用后期施工的顺利张开,并在本行业进行推广。通过多次的调试程序及应用,完善程序,并经实践证明该项工艺控制精度高、投入人工少、操作便捷、效果明显。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张拉横梁安装就位
   根据首次张拉的经验总结对张拉横梁的安装就位精度要求高,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固定端横梁的水平位置确定及检查
   第一要求张拉横梁限位孔中心位置与底模的高差为钢绞线距离底模的高度相同,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保证钢绞线在受力状态下呈水平状态。控制方法采用水准仪超平确定,并将固定端横梁固定。
   第二要求限位板中心线与底模中心线重合。可采用拉线确定中线是否重合(通过量尺确定2处底模中线,再通过尺量确定限位板中心,三点一线进行检测)。
   ②张拉端固定横梁
   张拉端固定横梁的定位方法及检测方法定位方法同上。
   ③千斤顶后移动横梁定位及检测
   竖向位置确定:移动横梁底部设置滑动轨道,根据张拉横梁高度及限位板位置,确定轨道顶面位置,保证移动横梁限位板中心位置相对台座底模高度为6cm(钢绞线中心距离底模高度)。
   平面位置确定:张拉横梁、移动横梁及台座中心位于同一直线内。
   (2)铺设底筋
   钢绞线下料前,将已加工完成经验收合格的底板箍筋按照单片空心板内所需底筋数量分捆均匀置于台座上。
   (3)预应力钢绞线下料安装
   ①钢绞线下料
   钢绞线下料长度的计算参数:张拉台座长度56m,张拉横梁宽度0.45m,千斤顶长度0.42m,精轧螺纹钢长度2m,张拉伸长值399mm,固定端预留张拉工作长度20cm。
   钢绞线下料长度计算:固定端预留工作长度0.2m+固定端横梁0.45m+张拉槽长度56m-张拉伸长值0.399m+0.1m预留值=56.351m
   根据计算钢绞线下料长度进行下料,下料采用切割机切割钢绞线,不得使用电焊截断。
   ②钢绞线安装
   首先将钢绞线安放在台座上,均匀分开,根据每槽梁板数量及各种钢绞线失效管长度(提前加工检验失效管位置、长度及根数),提前将其穿入钢绞线上;固定端钢绞线穿过限位板外露20cm采用单孔锚具固定。
   钢绞线与精轧螺纹钢连接:钢绞线与精轧螺纹钢采用线杆连接器连接固定(固定位置距离张拉端横梁不小于50cm以满足张拉伸长需要)。
精扎螺纹钢锚固:安装完成后将千斤顶吊装就位,安装移动横梁并在移动横梁尾部使用高强螺母锚固(按照③千斤顶后移动横梁定位及检测方法对移动横梁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