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然概况
(一)地形及地质条件
B2合同段地处赣江河流及其河谷平原,地面高程35-40米,地形平坦开阔,地势低洼。
工程地质条件:上部1-3米为风化残坡积含碎石粘土,下为含砾粉砂岩,粉砂岩强弱风化。
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较为纯净,可饮用,对砼基本无侵蚀作用。
本路段地震烈度小于VI度。
四、水文及气候条件
路线所处区域属赣江水系,整个路线区地表及地下水位均受赣江及支流水位控制和影响,水量丰富,但丰而不均,随季节性变化大,路线所处区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东亚季风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秋短而夏冬长。温度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较大,1、2月严寒,7、8月酷暑;春末夏初阴雨连绵,盛夏伏秋持续晴热,易造成周期性的洪涝和干旱灾害。
气温:年平均气温17.6℃,1959-1990年间最高气温为40.5℃,最低气温-9.1℃。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517.8毫米,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极不均,10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少,3-6月雨量相当集中,盛夏剧减,一般为局部地方性雷阵雨。
第二节 主要技术标准
一、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二、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
三、路基宽度12米,双向两车道,横断面布置为1.5米(土路肩)+9.0米(行车道和硬路肩)+1.5米(土路肩);
四、路拱横坡度:行车道及硬路肩横坡2%,土路肩4%;
五、路面采用沥青砼;
六、桥涵及构造物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其中赣江大桥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
七、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为1/300;路基及小桥涵均为1/50;
八、特大桥横断面组成为:0.25米(栏杆)+1.5米(人行道)+12米(行车道)+1.5米(人行道)+0.25米(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