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桥工程,起讫里程为DyK4+153.49~DyK7+441.67,全长3288.02米。主要内容包括汉江特大桥及区间部分桥隧过渡段路基。
二、编制依据
1、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胡家营段增建第二线站前工程招标文件,有关设计资料,图纸施工招标补遗等各项指标。
2、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胡家营段增建第二线站前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铁一院下发的老河口汉江特大桥施工图纸。
4、本工程建设涉及现行的国家和铁道部施工技术、安全、质量、验收等标准、规范和文件及公路立交改道和地方道路改建涉及相应部门的标准、规范和文件;
5、武汉铁路局颁发的施工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文件。
6、国家、当地、武汉铁路局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命令及规定。
7 、本标段现场踏勘获得的资料。
8、中铁大桥局《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汇编》,中铁大桥局拥有的科学技术成果、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工作成果、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铁路施工积累的经验。。
9、《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及《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三、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施工招标文件、有关设计资料、图纸、补遗书、标前会议等各项要求。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严格遵照业主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造价等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3、贯彻均衡生产、合理分配资源的原则,认真安排总体施工进度、设置和配备组织机构、人员、设备、材料。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认真保护自然环境和文物,搞好文明施工建设。
4、按照设计意图,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情况进行编制,使制定的施组方案、技术、工艺、措施等切实可行。
5、重点项目重点编排。施工设备、人员等资源配置尽量合理,并留有一定的贮备量。
6、通过对施工工序、进度、区段组合、作业循环设计等方面的合理安排,以达到安全、优质、经济、高效的目的。
7、采用先进机械设备及先进施工技术。施组中的主要工程项目做到设备配置先进、工艺新颖。
8、确保工期的原则:严格按照建设单位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计划进度,确保按总工期要求完成工程任务。
9、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管理,贯彻ISO—9000质量体系,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确保优质工程。
10、安全第一的原则:制定了安全措施,完善安全设施,健全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检查,严格安全教育,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安全施工。
11、坚持文明施工,加强环保意识。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一、地理位置
汉江特大桥主桥是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胡家营段增建第二线上重点控制工程之一,位于既有汉江铁路桥上游1200m处,距襄十高速仙人渡公路大桥下游4000m,跨越汉江和S303省道,东岸为老河口市仙人渡镇杜河村,西岸为谷城县格垒嘴村、茶庵新村。改建铁路沪汉蓉通道襄樊至胡家营段增建第二线是我国铁路网主骨架“八纵八横”中沪汉蓉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重要铁路通道。汉江特大桥主桥是全线重要控制工程之一。标段起讫里程为DyK4+153.49~DyK7+441.67,全长3.28802Km。全桥位于直线段和R=1600m的曲线上,与汉江主流斜交约20°。
二、气候及水文条件
汉江属常年流水,水量大,季节性变化明显,水质良好,对圬工无浸蚀性;地下水为汉江河床及漫滩第四系潜水,水位埋深一般1~12m,水量较丰富,主要受河水补给。
流域所属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变化显著,四季分明。据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918.6mm,年最大降水量1369.7mm。全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19.7℃;年平均风速1.7m/s,瞬时最大风速27m/s。年平均绝对湿度15.5mb,相对湿度77%,年最大积雪厚度32cm,雪冻多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
根据设计提供的相关资料和现场调查显示,在汉江桥位处河道较为顺直,主河槽靠近大里程河岸(西岸),属常年流水,主河槽宽约1公里左右,现水位74.6米,水深4~6 米。一般第一主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间,洪水遭遇机会较多,这个时期属于全流域性流水,8月下旬至10月中旬洪水遭遇的机会较少。汉江干流是重要的水运航道,通航里程1310公里,为三级航道,通航净宽60米。
三、地质条件
本标段工点范围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粘土、中砂、圆砾土、卵石土,下伏第三系泥岩、砂岩及中元古界云母片石。岩性详细如下:
1、粉质黏土(Q4a11):分布于两岸冲积平原地表,厚3~10m。灰黄色,土质较均一,表层1m为腐植土,硬塑-软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