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区填海造地工程面积约 341.04 万m2,位于莆田市忠门半岛东南湄洲湾畔的妈祖故里。冲填砂袋堤分项施工区域位于内湾核心区内三个填海造地片区,由围垦堤防(属滨海大道的一部分)与外海隔离,堤内水体通过妈祖城外海堤东西两处水闸与外海进行交换,基本不受潮位影响。无通航建筑,运砂船不能直接进入内湾供砂填筑,湾内常水位为2m,最高水位为2.5m,水深约为1.6m~3.5m,砂袋堤落在1.6m~6.5m厚的淤泥质粉土(含贝壳)基底上。
填冲砂袋堤分项工程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包含较多的专业工序。根据工程的特点,拟将冲填砂袋堤施工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施工区域。三个区域分别为中心岛片区、东片区以及西片区。其中中心岛片区施工桩号为ZHK0+000~ZHK3+131.408,长3131.4m;东片区施工桩号为DHK0+000~DHK4+522.587,长4522.6m;西片区施工桩号为XHK0+000~XHK2+338.323,长2338.3m;总施工长度约为9992.3m。内湾护岸均布置成平滑曲线,顶标高2.8m。
1.3护岸结构形式
1.3.1护岸结构形式的一般形式
1)、护岸坡比为1:2,设一级肩台、二级坡,肩台宽5.0m,堤身采用吹填砂袋,砂袋台阶用小型砂袋补齐(外边坡1:2,内边坡1:1.5),砂袋外坡和顶面采用2层300g/m2无纺土工布覆盖,内侧采用一层300g/m2无纺土工布覆盖。无纺布上铺填30cm厚的碎石垫层,在碎石垫层上铺筑干砌块石或抛石护坡,坡面施工水位以上采用50cm厚干砌块石护坡,施工水位以下采用60cm厚抛石护坡,并设置抛石压脚。主要用于不处理地基也能满足工后沉降控制要求的一般地段。
2)、对于不处理地基工后沉降不能满足沉降控制标准的地段,采用塑料排水板处理地基,肩台宽10.0m,其余与典型结构形式(一般形式)相同。
3)、西片区护岸前300m由于该段内湾较窄,为尽量少占水域,采用单棱体断面,其余防护结构与典型结构形式(一般形式)相同。
4)、东片区护岸及中心岛片区护岸部分地段由于前沿水深较浅,为保证内湾水域深度,并减少外购砂量,将坡脚开挖至-2.0m高程,开挖段采用1:3的边坡,肩台宽6.0m,其余结构与典型结构形式(一般形式)相同。
5)、桥头段护岸因与桥梁桩基存在交叉,上部不便砂袋施工,因此采用上层抛石、下层砂袋的结构,护岸坡度为1:2,设二级肩台、三级坡,2.0m高程肩台宽8.0m;±0高程肩台宽9.5m,采用插打排水板处理地基。
1.3.2施工条件
1)、工程所在地山亭乡距莆田市区35km,对外交通便利,工程用材料运输方便;
2)、护岸施工及生活用水可利用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通过铺设Φ20cm引水管解决;
3)、可直接采用港里村现有供电系统并备用1台200kw柴油发电机;
4)、工地无线通讯网络较发达,通讯较方便;
5)、内湾外侧滨海堤已修建完成,施工区风浪不大且不受潮汐影响,施工条件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