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水利工程 » 农饮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10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3-03-06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4 KB
  • 资料分类:水利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10p
1.1概况
**县地处淮河中游沿岸,境内主要分布河流有淮河、西淝河、茨淮新河、架河、//等。全县共有17个乡镇,其中李冲乡、大山镇地处淮河南岸丘陵地区,其余乡镇位于淮河北岸的平原地区。全县共有人口57.8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51.20万人**县地处%%省淮北平原南端,地处淮河中游沿岸,全县共有17个乡镇,全县共有人口57.8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51.20万人。总面积902km2。县内经济以农业为主,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9.03万hm2。2004年,**县国内生产总值47.49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56.12亿元,财政收入6.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92元。
1.2自然条件
**县地处%%省淮北平原南端,居淮河中游,辖区范围位于东经116°21′~116°56′,北 纬32°33′~33°。北以茨淮新河为界,与蒙城县隔河相望,南接寿县,西临颖上县,东与**接壤。总面积902km2。
**县地处淮河中游沿岸,境内主要分布河流有淮河、西淝河、茨淮新河、架河、//等。全县共有17个乡镇,其中李冲乡、大山镇地处淮河南岸丘陵地区,其余乡镇位于淮河北岸的平原地区。全县共有人口57.8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51.20万人。
地形总体上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自然比降约为1/5000。由于地处淮河与西淝河的汇流处,形成岗湾交错、平原河谷的地貌特征。
项目区属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气候带、半湿润地区,距海洋近,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在气候特点上,春季多阴雨,春夏之交局部时有大风、冰雹;夏季多雨,常出现洪涝;夏秋之交,时遇伏旱;冬季雨水偏少。历年平均降水量875.6毫米,但降水在年际和年内分布不均,年最大平均降水量达1627.8毫米,年最小降水量仅446.9毫米,相差2.6倍,每年平均降水107天。夏季降水集中在6~7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年平均气温15.2℃,年际变化在14~16℃之间,80%年份在15℃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23.1小时,变化幅度在2000~2600小时之间,全年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的日数为177天,积温4133.5℃;多年平均无霜期216天;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32毫米。
由于降水在年际和年内的分布不均以及项目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史以来就极易发生洪、涝、早、渍等各种自然灾害。且多发性、连续性、交替性是项目区旱涝灾害的基本特点。有时以涝为主,有时以旱为主,或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无正常规律。建国以来先后兴建的大量水利工程在抗御水旱灾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建设标准偏低,水利工程老化和管理水平落后,水旱灾害仍较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