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面积45.47×104km2,占全国总面积的4.7%,其中耕地统计面积990.5×104hm2,草地面积753.0×104hm2,可利用草地608.0×104hm2,森林面积1919.0×104hm2,其它面积276.5×104hm2,森林覆盖率41.9%。
黑龙江省水陆空立体交通四通八达,航空港连接全国各地,铁路、公路纵横发达,内河航运承担着重要运输任务。省内主要有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四条航道,其中:松花江为全国第三通航大河流,全省通航里程5378km,这些贯通全省运输的主动脉,沟通了32个市县,34个国营农场。
黑龙江省共有泵站677处,按级别分:大型泵站16处,中型泵站80处,小型泵站581处;按功能分:排涝泵站189处,灌溉泵站470处,灌排结合泵站18处。灌溉面积490万亩,排涝面积1186万亩,总装机18万千瓦。这些工程在抗御干旱、排除内涝、保证灌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省泵站中,大部分已运行30多年,建于60-70年代的大中型泵站占总数的50%,建于70-80年代的大中型泵站占总数的30%,建于80-90年代的大中型泵站占总数的20%。机电设备老化失修严重。电机、水泵超龄运行,带病作业,加之1998年有部分泵站被洪水淹没,容易发生重大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现有设备大多已是淘汰产品,没有更换部件,泵站淤积严重,影响泵站运行。涝区泵站工程治理标准低。全省除涝面积3-5年一遇标准的占已治理面积的70%,而达到5-10年一遇标准的占已治理面积的28%,达到10年一遇以上标准的仅占2%,有待进一步提高治理标准。
如新仁灌溉站建于日伪时期,解放后虽历经多次修复改造,但都是局部修修补补,远未彻底整修,工程破损仍十分严重,现在已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松浦灌排站和后汲家排涝站建于六十年代末,由于是群众施工,工程质量差,机组和结构破损严重,进水闸多处渗漏,每到汛期,险象环生,成为松花江防洪的重点险工段。
垦区泵站也由六十年代的小型、临时站发展为标准高、规模大的永久泵站。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修建的泵站,灌溉站灌溉保证率不高;排水站排涝标准低,泵站运行时间长,加之受资金的限制,设备的维修养护不及时造成泵站的设备及工程完好率低。
由于设备老化,效率低,泵站难以承担和达到设计水平。加入WTO后,农业市场受到国际冲击,黑龙江农业市场影响很大,亟待国家通过绿箱政策给予补偿,或者投入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泵站改造,更需要国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