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为巴音河干流上骨干调蓄工程,其主要功能是对径流进行多年调节,保障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用水安全,支撑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程的开发任务为:以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巴音河峡谷出口上游约6km处,距海西州德令哈市东北60km左右,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970km2,坝址多年平均流量8.73m3/s,年径流量2.75亿m3,占巴音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54.46%。
引水发电洞进口高程3388.50m,洞长6440.54m,洞径3.2m/3.0m,最大引水流量20.4m3/s。引水发电洞道采用一管三机正向进水的布置型式,在厂房后约42m处分岔,分为3条支管,采用埋藏式钢管外包钢筋混凝土结构,管径为3.0m,主管长685.41m。主管道为地下埋管段,钢板厚18~26mm ,C20W12F50回填素混凝土,厚70cm,其中埋管斜洞段长102.13m,比降i=1/1.425。上平段长383.35m,下平段长305.65m,比降i=1/1000。引水发电洞在6+398.41m处设岔管起点,钢管埋管段每3m设置一加劲环。
斜井位于桩号K6+076.35至K6+135段,上平段竖向转弯点高程为3327.98m,下平段竖向转弯点高程为3244.37m,水平夹角为60o,斜井长102.13m。
2.2地质条件
压力管道洞段垂直埋深35m~240m,沿线地表地形起伏较大,前半段为中低山,后半段为巴音河Ⅱ级阶地;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炭系上统宗务隆山群大理岩和板岩(C3zd+b),灰岩(C3zh),以及震旦系亚群(Zdk)灰岩、片岩等,岩层走向与洞轴线夹角大于50o,受断层及节理密集带影响,整个洞段岩体以层状、散体及破碎结构为主,局部地段可能出现线状流水和涌水,岩体类型以Ⅳ类为主,局部Ⅴ类。压力管道段通过F18-2和F17两条较大规模断层,受此影响,相关洞段围岩稳定性差,并可能出现涌水现象,加强支护加固及排水措施。
3.1施工道路布置
压力管道下平段及斜井施工由3#岔管进入工作面,上平段及斜井扩挖由施工支洞进入工作面。
3.2施工风、水、电布置
3.2.1施工用风
下平段及导井施工用风由3#岔管口1台22 m3电动空压机供给;上平段及斜井扩挖施工用风由施工支洞洞口布置的2台22 m3电动空压机供给。供风主管采用D125钢管,布置在开挖断面左侧边墙的下部,设置钢托架固定,在距开挖掌子面20~30m处设置带截门的风叉,支管采用φ50胶管,作业面附近采用φ25胶管。
3.2.2施工供水
上平段及斜井扩挖施工用水由施工支洞洞口布置的水池进行供水,下平段及导井施工用水由3#岔管洞口集水坑进行供水,水源取自巴音河水。供水池容量为10m3,铺设Ф50钢管引水至施工作业面。
3.2.3施工供电
上平段及斜井扩挖施工供电由施工支洞系统电源接入,下平段及导井施工供电由3#岔管系统电源接入。
配备1台4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斜井施工期间的急需的事故备用电源,以保证电网停电时重要部位的持续运行,设备和施工照明能够继续工作。
3.3施工通风、排烟及排水
3.3.1通风、排烟
施工支洞洞口布置的一台75kw的轴流风机,采用φ500软风带通风管沿施工支洞接入斜井上弯段; 3#岔管洞口布置一台75KW轴流风机采用φ500软风带通风管接入斜井下弯段;同时采用2台22m3空压机沿上下弯段用φ150钢管接入斜井扩挖和导井开挖工作面,进行联合通风排烟。必要时作业面设置氧气袋。
3.3.2施工排水
斜井内出现涌水时,将涌水沿下平段边墙下部设置的排水沟排至厂房集水坑。
3.3.3施工照明
每隔20m设置一盏100W节能灯照明,距离开挖工作面30m时,改用电缆接1000W封闭式LED灯照明,并配备漏电保护开关。
3.4混凝土拌和站
斜井支护施工时所需混凝土由设置在厂房下游800m处拌合楼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