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建筑工程实例,对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关键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总结论述。

关键词:建筑,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的质量控制
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差异比较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较高,抗拉强度比较低,而钢筋则恰恰相反,抗拉强度比较高,抗压强度比较低。钢筋与混凝土的这种组合发挥了它们各自的优势性能,可以共同承担起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一般来说,在对钢筋混凝土的受力条件进行考虑的时候,重点考虑混凝土的受压应力以及钢筋的受压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实际受压拉力是否能够与实际设计相互吻合,主要决定于钢筋在结构中的位置是否正确。这也是要对混凝土保护层进行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
1.加强受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主要是通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的。而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能够作为一个整体一起来承受外力的话,关键之处在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粘结力。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钢筋保护层可以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可以拥有足够的粘结强度。因此,需要保证钢筋与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的时候,这就要求钢筋周围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
2.保护钢筋不受腐蚀,增强耐久性
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的高碱性环境能够使钢筋的表面形成比较稳定的保护膜,使钢筋不受有害物质的侵蚀。但是也正是因为混凝土属于碱性材料,长期与空气接触的话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碳化。碳化随时间由混凝土的表面向混凝土的内部发展,而碳化无疑会使混凝土的碱性作用减弱或者消失。一旦碳化达到钢筋的表面时,钢筋的保护膜就会发生破坏,这时候空气中的潮气、水分以及腐蚀性气体会通过混凝土的毛细孔以及缝隙渗透进去,从而导致钢筋发生腐蚀。由此可见,必须保证钢筋保护层保护层有一定的厚度,因此,适当地对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进行设计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3.保护构件不受高温影响而丧失承载能力
混凝土事实上是一种很好的防火性材料。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混凝土其实与钢筋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基本相近。但是一旦温度升高的时候,两者之间的热膨胀差就会发生急剧的变化,此时的钢筋膨胀加大,强度也将会随之下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也失去共同工作的条件,从而造成结构性的破坏。因此,结合结构防火的相关性要求,也需要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有一定的厚度。
(二)国家对保护层厚度的规定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有以下规定:纵向受力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应大于受力钢筋的公称直径(d),且大于表1中所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未命名.jpg
 
除此之外,对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且应大于40mm;当没有垫层的时候应大于70mm。由于混凝土中的预制构件可以实施工厂化生产,保护层的厚度可以进行适当性地降低,当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C25的时候保护层的厚度可以相应性地减少5mm;处于二类环境中的预制构件,其保护层厚度也做了相关性的规定,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层而且有相关性的质量保证措施时,这时候可以按照一类环境进行考虑,一般来说,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大于15mm,受弯构件钢筋端头保护层厚度可以为10mm,肋形板主肋钢筋保护层厚度应该严格按照梁的数值采用。梁和柱中箍筋、构造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大于15mm,板、墙、壳中分布钢筋保护层厚度可参照表1中的相应数值减少10mm,应该严格进行控制,不应小于10mm。对于有防火的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相关性标准。混凝土结构厚度保护层具体规定严格按照表2执行。
(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设计原则
1.符合保护层最小厚度的相关规定
GB50010-2002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公称直径(d),且不小于表1中规定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同样对于有防火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此时的保护层厚度同样也应该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
2.混凝土要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环境条件、混凝土的自身质量以及结构的使用年限将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其中的环境条件无疑是关键性因素。大多数情况之下,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相对来说比较密实,具有比较好的耐久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之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可以设计得比较小。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年限进行相关性的考虑,比如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可以按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进行取值;当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时候,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以在最小厚度的基础之上增加百分之四十进行执行,这时候的效果相对来说会比较好。
3.满足粘结锚固作用及握裹层厚度的要求
经过大量试验得出的结论是,随着保护层厚度的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强度也会随之增大。钢筋混凝土的握裹力主要集中在厚度为钢筋直径d的范围之内。所以,一般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四)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的主要问题分析
在施工的整个实践过程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干扰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超出允许的范围,比如出现加工尺寸不准,箍筋几何形状不规则造成的主筋偏移以及没有采取恰当的保护性措施造成现浇板负弯筋网片塌腰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容易造成钢筋断面缩小,构件整体承受能力减弱,严重的时候甚至危及到整个结构的安全,产生极恶劣的影响。
(五)施工整个过程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1.施工前保证混凝土的设计符合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进行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混凝土的每个构件并不是都一样的。
在放样以及制作下料单的时候,应该仔细对照图纸,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以及构造的配筋要求,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及允许的偏差,对构造筋尤其是异形箍筋每个方向的转弯长度、直段尺寸以及总的尺寸进行比较精确地计算,必要时在附图上准确标注,防止后期变调走样。
2.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严格规范科学操作
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对钢筋进行绑扎的时候位置做得非常的正确,但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却完全走了样,由此造成的钢筋严重弯曲变形,也使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在实践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尤其要重视混凝土的现浇板浇工作。要加强整个过程的控制工作,经常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的话要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3.施工之后做好检验工作
施工之后同样也应该做好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工作。混凝土工程施工结束之后,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于有可能威胁到整个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做好相关性的检验工作。
由施工企业质检人员与现场监理人员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进行严格的审定,一般来说,对梁、板类等相关性构件,应该各自抽取构件数量的2%而且应该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类构件所占比例应该大于50%。
在事后检验的过程之中,由于混凝土初凝后的时间不是很长,这时候如果采用局部钻孔检查以及开剥的方法对钢筋保护层进行检查的话,不仅不会影响下道工序,而且费用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便宜的。这时候的事后检查应该注意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误差控制在1mm的范围之内,但是如果要做到如此精度的量测的话仅仅依靠施工人员以及相关监理人员进行眼看手量的话,难免会存在不一样的评验结果。因此,一定要严格执行对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的相关性规定,即当全部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合格点率超过90%以及90%以上时,检验结果就为合格。当全部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合格点率小于90%时但不小于80%的时候,可以采取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的方式。当两次抽样数量的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90%或者90%以上的时候,此时的检验结果依然为合格。
(六)上海某新建中学的工程实例
本文以上海某新建中学的工程为例,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进行质量控制。该工程投资规模3000万元,建筑面积为16899平方米;结构形式主要为框架结构,一共有5层。
1.施工整个过程
   该工程施工整个过程主要采用钢筋悬挂的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在对板负筋进行绑扎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间距必须准确,完成板负筋的绑扎之后,安放管架,每一根板负筋必须与方管一一绑扎在一起。在完成楼面板板负筋的绑扎之后,要求架体布设顺直,架体内边距支座边不得超过35厘米。
其次,在浇筑底板混凝土之前,必须检查模板以及支架的稳定情况,当验收合格之后才进行浇筑。
再次,板混凝土对平管架上表面进行浇筑时,第一次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捣鼓之后,可以用扁铲铲断方管上绑扎的铁丝,然后取出管架,清洗归类进行备用。
最后,混凝土的板面进行收浆铺平。
2.相关注意事项
(1)所有板负筋与架体交叉点均用22#铁丝逐点绑牢,要求负筋面必须紧紧贴在方管的底部。
(2)对于一些采用泵送混凝土的项目,必须全部完成相关的施工布置,比如将负筋全部绑扎在方管的上面,这时候才可以组织钢筋进行隐蔽的验收工作。
(3)架体应在混凝土保证捣鼓到位之后才能拆出,主要按照以下步骤:振动棒振捣→平方管面找平砼→平板振动器振捣要求混凝土面平架体管面→用铁铲铲断负筋与架体绑所点铁丝→对铁丝进行清除→抽出架体→架体部位补混凝土。
(4)相关作业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踩塌板负筋。
3.检测结果
2012年,有关部门对该新建中学的工程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进行了相关性的检测,主要采用非破损方法。经过检测可以知道,该工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达到97%,符合设计要求,而且达到了不错的效果,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 上海某政府办公大楼的梁柱节点箍筋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实践中,在进行梁柱节点的位置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往往不受人重视,导致了质量的不合格,这也给建筑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现实工作梁柱节点箍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性的建议,重点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上海某政府办公大楼工程案例:该工程总用地面积16734m2,地上建筑面积20080 m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3199 m2,工程投资16000万元。人防工程基坑开挖深度5.25M,基地内拟建7幢建筑,其中最高为一栋7层的工商局招商中心办公楼,层高为30.35M框架剪力墙结构。该工程之中梁柱节点钢筋设计比较多,纵横交错,无论是安装箍筋还是浇筑混凝土难度都比较大。
(一) 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
1.节点处加密箍筋没有设置或者设置得不够到位
加密箍筋是保证框架节点抗剪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节点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节点箍筋的配置情况。因此,梁柱节点之间的箍筋设计十分的重要。箍筋约束下的核心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一般要比素混凝土提高13%到43%,按照常规的施工程序,梁柱的节点要与本层的梁板钢筋一起进行浇筑,节点的箍筋应与本层的梁板钢筋一起安装。由于此处纵横梁以及柱的纵筋交汇,再加上对箍筋进行加密时往往是井字复合筋,因此钢筋不仅难以定位,而且难以进行绑扎。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由于怕麻烦或者安装的确困难等问题,往往只能够保证箍筋的位置,加密箍筋往往被丢掉或者不能够保证间距,存在钢筋绑扎松扣、缺扣、贴不到钢筋、弯钩的角度不够到位等一系列问题。
2.纵向受力钢筋间距之间的设置不平衡
因为节点处的钢筋往往纵横交错,再加上有纵向的竖筋,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较难以保证节点内梁的上下纵向钢筋之间的排距,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时候,钢筋很难被混凝土充分包裹住,这将会严重影响到握裹粘结力,从而降低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
3.梁主筋锚固方面的问题
梁主筋锚固方面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边节点,按照现行的相关标准,中间层边节点内的上部钢筋应严格按照LaE=1.15La的要求,而且应伸过节点中心线应该大于5d;当纵向钢筋在边节点内向下弯折,且弯折后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0.4LaE,垂直投影长度的值取15d。由于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的增加,使得有顶部传递给底部的重力也随之增加,这也使得竖向结构体系也承受了更多的载荷,再加上梁内配筋较多,这样也会使得纵筋锚固下弯长度会超过节点范围高度较多。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问题
目前,在高层建筑中,其使用的混凝土厚度的强度一般在C20到C35之间,在实际设计中,对混凝土强度的设计强度要大于梁柱的强度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在建筑层数不断加高的情况之下,其混凝土结构柱的混凝土强度与梁板的设计强度之间的差值也会随之加大,而这种现象在高层建筑中尤为明显。因此,这也就存在同一浇筑层梁板与节点混凝土强度不一致的问题。
(二)梁柱节点箍筋施工的控制措施
1.节点处加密箍筋的设置
方法一:将封闭箍筋改为开口箍筋,在梁筋绑扎后按照规定的间距两个开口箍筋插人并且进行焊接封闭。
方法二:(1)将节点分成若干组,各组指定1名专业性的技术人员负责指导操作人员进行钢筋的安装工作;(2)提前对通过每个节点的钢筋量进行比较仔细地核对工作,认真画好节点的钢筋安装顺序图并做好相关技术的安全交底工作;(3)技术人员要提前考虑好节点处的安装顺序,并且按照顺序将纵横梁的底筋、节点箍筋、梁腰筋、梁上部各层筋在节点处准确到位,此时另外还要注意的事情就是位于梁的2层负弯矩筋间的节点箍筋也要准确就位,不要绑扎,部分可以临时固定;(4)按照正确的位置对纵横梁筋进行绑扎;(5)对节点部位的箍筋调整就位并且采取相应的绑扎措施。
2.钢筋锚固
方法一:为了避免弯钩较多以及节点内钢筋太密的情况
发生,对于梁底钢筋的锚固可以在钢筋端部绑条单面焊接三个不同直径的10d长的钢筋头,为了进一步扩大端部,从而增加锚固力;上部第二层钢筋仍然采用弯钩的方式;最上层的钢筋可以伸到节点的外边处并且可以全部安全焊接到一块12到16mm厚度的钢板上面。
    方法二:对于进入节点的梁钢筋要提前进行认真地核对,按照规范要求计算出钢筋需要弯折的量;要充分考虑钢筋净距的要求,严格按照弯钩逐渐后退的方式,画出梁筋在节点处的排列安装顺序图,对不一样长度的钢筋进行编号;相关的设计人员负责该节点处的钢筋下料以及安装检查;按照排到图中的钢筋下料长度,对同一层面的钢筋进行不同程度的下料工作;按照相应的编号顺序将钢筋对应安装到相应的位置。
3.节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
当节点与梁板混凝土之间的强度相差仅仅只有1级时,节点可以与梁板一起进行浇筑。当节点与梁板混凝土之间的强度相差大于2级且小于5级时,梁柱节点虽然可以与梁板一起进行浇筑,但由于可能存在节点竖向承载力不足以及抗剪能力等不足之处,因此,要采取一定的补足措施。当边节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相差4级及以上时,中间节点混凝土强度相差5级以上时,必须采用柱混凝土进行浇筑。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稳定地向前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在住房上对工程建筑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强化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建筑质量的有效保证。因此,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关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以及梁柱节点箍筋施工中的相关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希望相关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图纸规范施工,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在每一次的工作中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从而确保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
 
 
参考文献
[1]蒋利学,陆伟杰.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J].工业建筑.2005-12-30
[2]蔡云.浅谈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10-07-15
[3]金恩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确定与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混凝土.2007-04-27
[4]蒋学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对策[J].中小企业科技.2007-08-20
[5]利洪川.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问题的若干思考[J].民营科技.2009-09-20
[6]姜艳华.关于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2011-02-08
[7]范建珍.高层框架梁柱节点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28
[8]王广鹏,李楠.高层框架梁柱节点施工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