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结构使用越来越广泛,钢结构与混凝土工程相比存在众多优点,如外形美观,可回收,施工周期短,见效快,易实现复杂结构施工等。虽然钢结构制作工艺环节复杂,质量控制要点多,控制难度大,钢结构制作涉及多学科知识,如材料、加工、焊接、防腐及无损检测等。一旦钢结构制作质量控制好了,现场安装简单易操作。下面就如何搞好钢结构工程制作质量控制浅谈一下。 

  1、钢材质量控制 
  1.1 进场检验批的划分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4.2.1条规定:进场验收的检验批原则上应与各分项工程检验批一致,也可以根据工程规模及进料实际情况划分检验批。钢材生产厂家需提供每批钢材质量证明书。 
  1.2 进场钢材的验收 
  在钢材进场,施工单位向现场监理单位申请验收,现场监理人员只对钢材的质量证明书复查,若质量证明书齐全,即合格。根据工作实际,只对质量证明书核对,不能确保钢材质量。现场监理单位在收到施工单位的报验申请后,审查报验的钢材材质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1.2.1 对钢材质量证明书进行复核 
  质量证明书应为原件或加盖经销商印章的复印件。对照质量证明书,现场查看钢材实物上的产品标示,实物上的产品标示的炉号及产品编号应与质量证明书一致。 
  1.2.2 对钢材外观和截面尺寸进行检及复检 
  钢材外观不能有严重锈蚀,即: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截面尺寸的检查:对照钢材标准对截面尺寸进行检查,截面尺寸偏差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根据要求根据有关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要求,对钢材的化学性能复检、力学性能复检,必须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对取样过程进行见证。复检结果合格方可进行加工。 
  2、钢结构加工质量控制 
  2.1 详图分解控制 
  在加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蓝图进行1:1放样分解,经审核无误方可进行1:1放样下料。技术人员必须做加工技术交底。 
  2.2 加工质量控制 
  1)机械剪切下料时应考虑加工硬化区,硬化区材料力学性能有所变化,即抗拉强度提高,延伸率及冲击韧度降低,材料脆性增加,为此硬化区必须刨去;气割下料时,应考虑切割损耗(割口尺寸),一般为4~6mm。 
  2)孔加工方式应严格按照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图纸要求采用机械加工时,禁止采用气割加工,确保加工质量;孔距偏差应符合设计图纸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同时应考虑安装时的累计误差;地脚螺栓孔加工,条件允许时可先对现场预埋进行实地测量,参考实际测量结果,加工地脚螺栓孔。 
  3、焊接质量控制 
  3.1 焊接材料的质量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焊材,焊材(包括:焊条、焊丝、焊接气体、焊剂等)进场,施工单位向现场监理单位申请验收,现场监理单位应从以下内容进行审查。焊接材料外观检查及性能复验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3.2 焊接工艺过程控制 
  现场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设计图纸和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及工艺)。一般情况下,所选择的焊接材料必须与焊接母材和焊接工艺参数相匹配。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现场施工设备是否符合设计图纸、施工组织措施和规范要求。 
  3.2.1 焊接要求 
  焊材存放及烘焙焊条、焊丝及焊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由专人保管;焊条、焊剂及药芯焊丝在使用前,必须按产品说明书及有关工艺文件规定进行烘干。 
  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所持上岗证的焊接方法及类型、施焊范围与实际施工相一致,同时证书必须按规定时间进行复验(一般情况下,每2年复验一次,复验由发证部门进行);焊接前施焊人员必须详细查看图纸和焊接工艺,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施焊人员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如材料规格、坡口类型及尺寸、材料变形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并停止施焊。焊接施工后,进行自检,合格后,焊接人员应对所焊接的焊缝进行标示(如打钢印),以便焊缝具有可追溯性。 
  3.2.2 焊缝检验 
  1)焊缝外观检查 
  焊缝的焊波应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母材间过渡平滑,飞溅残留物和药皮必须清理干净,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焊缝观感要求:外形均匀、成型较好,一般情况下,角焊缝截面应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焊角高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未要求时,为不小于焊缝处母材的最小厚度。焊角高度偏差:当hf≤6mm时,0~1.5mm;当hf>6mm时,0~3mm。为使构件具有可追溯性,要求对构件作焊工标示。 
  2)焊缝探伤检验 
  根据设计图纸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对焊接构件根据一级焊缝100%探伤检验,二级焊缝20%探伤检验。除此,下列情况须进行探伤检查:①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应对该批中同类焊缝进行100%的探伤;②外观检查怀疑有裂纹时,应对怀疑部位进行探伤;③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探伤的焊缝。 
  4、防腐质量控制 
  4.1 原材料或构件检验 
  原材料或构件检验合格,外观符合标准要求,即表面不能有裂纹和严重锈蚀等缺陷。 
  4.2 构件或原材料除锈 
  构件表面除锈方法及等级符合设计图纸或规范要求,如Sa2级,即工业喷射除锈,除去构件表面松动的氧化皮,疏松的铁锈和其他污物,焊接飞溅物及焊渣必须清理干净。Sa2.5级,即接近出白级喷射除锈。金属表面清除到仅有轻微的点状或条纹痕迹的程度,并用干燥的压缩空气或其他工具清理表面,表面呈银灰色。 
  4.3 涂漆施工 
  油漆的型号、名称、颜色及有效期应与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相符,不应存在结皮、结块、凝胶等现象。涂漆前,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对构件除锈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涂漆时应注意施工温度,漆膜应充分干燥;应保证每遍涂漆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自然干燥7d后方可使用,在风沙、雨、雾、雪天不得在室外施工。 
  在进行涂漆施工时,每涂一遍,都应进行质量检查。如发现涂层有针孔、气泡、流淌、漏涂等缺陷和损伤,在下一遍涂漆之前,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并应符合以下规定:漆膜出现漏涂、针孔等缺陷,应直接复涂一遍;出现气泡、流淌等问题,应将这部分涂层铲除,再重新进行涂刷。涂漆遍数、漆膜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涂漆后,构件表面不应有误涂、漏涂,涂层不应有脱皮和反锈等;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针眼和气泡。漆膜总厚度不应小于0.2mm。 
  每遍涂漆后,现场监理应对漆膜厚度及附着力进行检查,漆膜检测仪器:涂层测厚仪;漆膜附着力检测方法:用划格法检测。 
  结束语 
  钢结构制作质量决定着钢结构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使用功能,钢结构制作涉及多学科、多专业,控制要点多,隐蔽工程多,制作技术复杂,质量控制难度大。在钢结构制作过程中,只有对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才能确保工程质量。有了制作质量的有力保证,现场安装会有更精确更快的效果,整个过程质量控制工程就会顺利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