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通过设置后浇带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差异、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温度应力等问题,本文从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应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关键词】后浇带;后浇带施工;施工技术措施 
  后浇带是指为了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沉降、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演戏降差异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一种有效措施,本人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将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作一介绍。 
  1 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三种 
  1.1 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后浇沉降带 
  1.2 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后浇收缩带 
  1.3 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后浇温度带 
  2 后浇带的合理设置 
  2.1 后浇带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后浇带的设置就是把大部分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的应力 
  2.2 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因其结构设计考虑沉降的原因。 
  2.3 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2.4 后浇带的间距应结合具体工程建筑物长度、气候环境综合考虑,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为宜 
  2.5 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 
  3 后浇带施工中应注意问题 
  后浇带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重则危及结构安全,所以在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3.1 浇筑后浇带处混凝土前,凿除松动的混凝土块及浮浆,运用高压水枪冲净并充分润湿混凝土表面,清除残留积水 
  3.2 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的正确选择。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对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应根据结构构件厚度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一般对厚度小于300mm的结构构件,可做成直缝;对厚度大于300mm(但不超过600mm)的结构构件,可做成阶梯形式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对厚度大于600mm的结构构件,可做成凹形或多边凹形的形式。 
  3.3 后浇带处浇筑的混凝土一定要用无收缩混凝土,掺用膨胀剂,精心振捣密实,注意浇水养护。有些单位施工不按设计要求使用无收缩混凝土,用普通混凝土应付;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由于后浇混凝土用量较少,在后浇带旁人工拌制混凝土,随拌随浇,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3.4 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订达到设计强度值的75%以后时,方可按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拆除。有些施工单位,施工期间模板准备不足,或考虑资金等因素,提前拆除后浇带跨内的模板和支撑,造成板边开裂,使结构承载能力下降。 
  4 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措施 
  4.1 模板支设 
  按照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后浇带垂直施工缝可用木模板或钢丝网模板,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楼层后浇带模板最好使用独立支撑系统。 
  4.2 结构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和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 
  (2)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U50振捣器时不小于400mm;采用U70振捣器时不小于500mm)。 
  (3)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4.3 防渗漏措施。采用适合工程特点的后浇带接缝形式和其与两侧混凝土接缝防水做法是做好防渗漏措施的关键,通常应采取企口缝或阶梯缝,并选择接缝中部设置止水条或止水带的组合做法;如采用钢板止水片防水,则钢板止水片接头必须为搭接焊接,搭接长度应≥50mm,焊接必须4个方向焊接,焊接中必须饱满,无夹渣、咬肉、气泡;在内墙、顶棚后浇带接缝处用柔性弹性腻子涂刷两遍,可避免在结构的沉降及伸缩过程中产生细小裂缝;后浇带需超过前止水时,后浇带部位混凝土应局部加厚,并增设外贴式或中埋式止水带;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的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 
  4.4 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顶部用木模板或铁皮封盖,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四周设临时栏杆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 
  4.5 后浇带两侧的隔断做法 
  后浇带两侧宜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设置视构件断面大小而定,以支撑稳定为原则,钢丝网的网眼一般不宜过大,以避免灌注混凝土时跑浆,如网眼偏大,可在网外粘贴一层塑料薄膜,并支挡固定好,以承受灌注混凝土时的挤压力,并保证不跑浆,待混凝土凝固后,薄膜即可撕去,钢筋支架亦可除去,而钢丝网则留在后浇带两侧,即永久留在后浇带内。 
  4.6 采取措施确保后浇带处钢筋的准确位置 
  为了考虑后浇带施工操作的需要,钢筋应保证准确位置而连续不断,对于板,单层钢筋下应设置垫块,双层钢筋应设置支架,对于梁,底部钢筋亦应加垫块,上部钢筋一般直径较大,可不用支架,但应注意的是在后浇带部位应设马道通过,不应直接踩钢筋。 
  4.7 后浇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当高层采用天然地基,或以摩擦为主的桩基时,由于高层沉降量较大,应待高层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浇筑后浇带;当高层主楼基础座在卵石层或基岩上,或以端承桩为主的摩擦桩时,由于高层沉降量较小,可根据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确定在高层主体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灌注后浇带。 
  4.8 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 
  前述后浇带主要是指后浇沉降带,或者同时也是收缩带和温度带,即同时起到三种作用。如果后浇收缩带单独设置,则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宜在设带后的两个月之后,这样估计可以完成混凝土收缩的60%以上,如确有困难时也不宜少于一个月;如果后浇温度带单独设置,则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宜选择在温度较低时,不要在热天补齐冷天留下来的后浇温度带。 
  4.9 鉴于后浇带的范围日益广泛,不仅用于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处,对于超长的多层或高层框架结构,虽不存在差异沉降问题,但为解决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或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也采用后浇收缩带或后浇温度带。因此,后浇带的施工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后浇带应按设计院要求预留,一定要留企口缝,并按规定时间灌注混凝土,灌注前应将表面清理干净,将钢筋加以整理或施焊,然后浇注早强、无收缩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或膨胀混凝土,浇注后加强养护。 
  5 效益分析 
  通过设备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 
  6 结束语 
  后浇带可以有效地减少收缩应力,温度变形、沉降差异等引起的裂缝。目前除执行现有的规范规定的要求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性抽、特点、作用。笔者相信,经过设计人员认真设计,施工人员精心施工,全面妥善地解决各方面的问题,一定能保证每个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完美性和功能性,才能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