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有些地区是地震多发带。为了保证人们生活安全,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充分保证其能够有效抗震。基于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具体阐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抗震概念以及具体几种抗震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概念;办法;策略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抗震要求,严格按照抗震规范开展工程,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与建筑结构的抗震情况直接相关。笔者认为如果想要保证建筑结构安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依据建筑设计的关键点展开设计,严格遵守抗震设计标准和规范,结构形式要科学合理有效,以实现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为重要前提,只有如此才能够符合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的要求,最终实现建筑的高安全性和高质量。 
  一、关于建筑结构设计抗震的概念解析 
  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概念的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一般来说,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主要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及建筑工程以往总结的工作经验等等最终形成的关于抗震的基本设计理念和观念,其是建筑本身与结构针对确定布置的一个过程。地震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随机性,其发生可以说是随机的振动,人们难以准确知道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因此,想要实现精确预测建筑物能够造成地震的程度,就目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办法来看,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我国与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抗震规范在关系认识方面仍有诸多不足。此外,抗震分析层面我国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建筑机构的性质、空间作用、材料等等种种变化因素都是不确定的。由此可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能仅仅依靠计算所得数据,应该在计算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参考抗震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此外还要结合多年工程抗震的实践经验,在结合二者的基础上形成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其能够保证建筑结构性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常用抗震办法介绍 
  为了做好建筑抗震设计,我国相关研究人员根据多年实践情况,总结了多种抗震办法。在这里笔者只针对几种常用抗震办法进行介绍。 
  1 抗震设计应该参照建筑结构的基本构造 
  一般情况下,建筑采取的混凝土结构,是通过建筑钢筋砼构件的截面高宽比来限制取值,那么,建筑要求的最小配筋率,是由承重柱的轴压比来控制的。建筑的砖混结构,一般比较常见的构造方法有限制建筑房屋的整体高度与建筑的层数与层高;在建筑的横纵墙中来设置一些钢筋混凝,并且还要设置一些防震缝等等。在经过修订以后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规范标准中要求增加一些具有强制性的条例,要突出建筑屋顶的楼、电梯,要求建筑构造柱应该延伸到建筑的顶部,并且要与建筑顶部圈的粱连接在一起,以此来拉结建筑的填充墙来加入总体建筑结构的承受力,并且对建筑结构自身的刚度有着比较大的作用,这个应该在抗震设计中加以充分的思考。 
  2 抗震设计应结合建筑结构性能目标 
  保证建筑在发生地震时能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就应该在抗震设计中充分考虑当地建筑物可能会承受最大地震程度作为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此外,建筑抗震设计还需要根据建筑本身和建筑室内物品没有造成过度损害为目标来展开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实际指标。还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结构的基础部分等都应该让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一旦发生级别较高的地震保证建筑结构能够在正常承受的范围之内。 
  3 抗震设计应根据建筑场地和规划展开 
  如果想要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则应该选择基础较好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场地。此外,抗震曾的设置在建筑抗震性的设计中尤为重要,此外还要保证建筑外部机构、空间等舒适性、实用性和安全性。建筑结构的场地规划应立足于建筑上部结构的综合因素去考量。建筑物如果使用时间比较长,应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整体有可能会发生移动,具体估量可以移动的范围,在这些范围之内尽量不要堆放障碍杂物等等,保证建筑场地的安全性。 
  三、强化建筑工程抗震措施的对策 
  1 科学合理选择建筑场地 
  我国之前颁布的《中华人们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做出明确要求,重大工程以及有可能会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前应做好地震安全评价;然后依据地震安全评价最终结果,做好抗震设防工作,保证抗震设防效果。地震选址如果选择在软地基或临近地震断层等场所,建筑物极易发生地震安全问题。当前,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证社会经济向着安全有效的方向发展成为当前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先关工程单位应注重避免地震次生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建筑物的设计,要选择能够抗震有利的地段,尽量不要在地震多发带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更不要在这些危险地段建造工业基地等。 
  2 选择科学合理的结构形式 
  当前我国比较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有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等等,在此不一一阐述。建筑结构设计的防裂程度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大家熟知的钢筋混凝土就是最佳选择,其柔性较好,不易变形,承载力更强,由此可见钢筋混凝土的抗震能力和水平都相对较高。而机构方案的最终敲定,不是盲目决定的,应该依据建筑性能和抗震水平等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3 保证建筑设计质量能够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 
  地震级别和烈度较高的地区其造成的危害较大,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国目前提出“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我国建筑结构水平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其中很多建筑工程方案没有达到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建筑材料用量较大,最终导致建筑成本过高。因此,建筑设计应该遵循相关抗震理论,根据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切实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我国一些地区是地震多发带,应切实在建筑机构设计中做好抗震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我国建筑事业的长远发展,保证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笔者认为除了需要我国相关研究人员以及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实践经验,做好有效结合定能够促进我国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文银,高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J].山西建筑,2008(32). 
  [2]徐宜,丁勇春.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探讨[J].江苏建筑,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