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笔者综合实践及设计经验,对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转角窗设置措施进行了分析说明,文中通过改变一些参数进行结构对比分析,以供类似设计工作参考。

【关键词】剪力墙;转角窗;设计分析

  1 转角窗的设置对结构的影响

  就墙肢平面布置而言,由于角部外墙远离结构刚心,故在结构X、Y两个方向上均具有很大的抗扭刚度,同时还是协调纵横墙共同工作的的重要部位,起到了调整整个结构设计指标的关键作用,而角部墙体开洞后,结构的抗震性能会减弱,特别是对结构抗扭刚度的影响(极易形成“扭转不规则”的平面类型)。且很可能超过《抗规》[1]3.4.3条,和《高规》[2]3.4.5条的位移比与周期比限值。

  结构转角处墙体开洞后,转角梁处于受力性能不佳的悬臂状态,其承受较大的剪力、扭矩,在结构中部楼层尤为显著。由于在转角处无有效的竖向构件约束,只能靠转角窗上梁的水平约束,又因该梁的受力本质为悬挑梁,故转角处的楼板所受约束较弱,当结构的核心筒稍有偏置,或者结构总体布置明显不对称时,楼板会因水平向偏心而受扭,此时转角处的扭转应力集中,变形较大,甚至会被挤坏塌落。

  2 实例的电算结果与分析

  采用结构计算软件SATWE对八个结构模型进行计算,这八个模型所受荷载基本相同,平面布置、楼层数、层高以及大部分构件几何参数基本相同。仅在转角处有的模型设置了“L”型剪力墙,有的模型设置了交叉的转角梁,八种方案的底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和部分构件尺寸如图1所示。

  2.1 整体分析

  计算结果如图2a、2b、2c所示。根据《荷规》[4]附录E.2剪力墙的周期经验公式,验算可知上述方案的模型基本符合要求。周期比也满足《高规》[2]的要求,从图2可看出,结构角部墙肢开洞与否,对结构整体效应的影响较明显。

  

  

  图2 计算结果显示图

  

  虽然上述八种方案的平面布置、荷载等相似,构件尺寸相差也不大,但结构的自振周期,地震作用下的顶点最大位移、基底剪力、基底弯矩等差异较明显。角部墙肢开洞后结构的自振周期,与地震作用下的顶点最大位移变大,而基底剪力与弯矩在减小。如方案1、2,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X向第一自振周期相差2.17%;X向地震作用下,顶点最大位移相差6.54%,基底剪力相差4.37%。

  转角连梁的跨度、截面高度对整个结构的动力特性影响也较大,如角部同样开洞,但洞口大小不同,结构的整体效应相差是较明显的,如方案2、6、7,其它条件均相同,仅洞口的宽度不同,分别为1.8m、2.1m、2.4m,它们在X向第一自振周期、顶点最大位移逐渐增大;而基底剪力依次减小。

  如方案2、3、4、5,其他条件均相同,仅连梁的截面高度分别是0.4、0.6、0.9、1.2,它们在X向第一自振周期、顶点最大位移逐渐减小;而基底剪力依次增大。

  2.2 局部分析

  (1)角部墙体开洞与否的影响

  在高层结构分析中,为了方便说明问题,当在X方向地震作用下,将整个结构看作由若干榀开洞剪力墙组成。如轴线1、2所在的外墙称为翼缘开洞剪力墙,轴线A所在的外墙称为腹板开洞剪力墙,除此之外的墙肢均为其余剪力墙。由于该结构轴线A~B的结构平面布置特点(基本上关于结构平面中心Y轴对称,内力亦呈现轴对称关系),故取结构轴线A~B的左半部分为研究对象,如方案1中,墙肢I、J、K、L和连梁h、i、j构成了一榀翼缘开洞剪力墙(沿Y方向),墙肢A、B、C、D和连梁a、b、c构成了一榀腹板开洞剪力墙(沿X轴方向)。

  方案1中腹板墙肢轴力和弯矩呈现两端大,中间小的现象,而翼缘墙肢轴力较腹板处更大,如方案1中1轴线上的4个墙肢轴力之和为6346.3kN,而腹板左半部分的4个墙肢轴力之和只有872.3kN,两者比值达到7.28;墙肢的剪力基本上是按墙肢刚度大小来分配,腹板与翼缘的剪力相差不大;腹板处弯矩比翼缘处大,腹板左半部分的4个墙肢弯矩之和达到-560.2kN?m,而左翼缘处4个墙肢之和仅为79.1kN?m,两者比值高达7.08。

  腹板开洞剪力墙的端部墙肢、中间墙肢共同承担轴力、剪力与弯矩。角部墙肢开洞后,两端部墙肢不复存在,相邻墙肢轴力呈现为一拉一压,大小较均匀,但单片墙肢上所承受轴力比不开洞时大很多,方案2与方案1中A墙肢轴力比值为2.43;腹板处各墙肢的弯矩比不开洞时增加较大,如方案1中腹板处左半部分的4个墙肢弯矩之和-560.2kN?m,与方案2中A墙的肢弯矩-439.1kN?m相差不大;而剪力亦明显增大,方案2与方案1腹板处左半部分的墙肢剪力之和分别为-443.9kN、-278.8kN,其比值为1.59。

  可见,角部墙肢开洞后,外墙肢的轴力、剪力与弯矩都大大增加,尤其是腹板两端墙肢,若内外墙等厚,则此时外墙的轴压比较大,墙肢延性较小,所受的地震力亦相应大许多。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倾覆弯矩,除了由各墙肢承担一部分弯矩外,各墙肢的拉压轴力所形成的力偶分担了相当大一部分弯矩。方案2中结构X向墙肢总弯矩和基底总弯矩,均比方案1中的小,但腹板处墙肢总弯矩却比方案1中的大,且其所占总弯矩的比例是方案1中相应比例的1.18倍;但翼缘部分总弯矩比方案1中的小。

  可见,墙体开洞后腹板承担的弯矩增加明显,这说明,由于开洞后相应墙体间的力臂减少较多,且其拉压轴力所形成的力偶亦相应减少较多,致使腹板墙肢的弯矩增加较多。

  (2)在方案4中,转角处墙肢附近的连梁剪力基本比方案8中的大。连梁剪力变化并不明显;而固端弯矩变化较大,如连梁a、c,表现为:在底部数层方案4大于方案8,但到顶部楼层则相反,在中间楼层差值较小。两种方案的连梁剪力、弯矩、扭矩随着楼层数的增加,先变大然后变小,如图3所示。

  连梁截面高度对转角处附近的墙肢轴力影响较大,随着连梁截面高度的增大而增大,由下往上差异依次减小,如这两种方案的墙肢J,在底层的轴力分别是847.2kN、1255.8kN,差异较大;而顶层的轴力分别为70.7kN、-70.8kN,差异不大;墙肢的剪力、弯矩变化次之,在顶部与底部数层,方案5的墙肢剪力、弯矩基本接近或大于方案3,且方案之间的差异较小,但在中间数层方案之间的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