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混凝工结构开裂现象的预防。方法:从施工各个环节分析各种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原因。结果:大部分混凝土结构裂缝可以用设计和施工的方法来解决,结论:我们可以从设计,材料,施工环节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现象发生。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设计;施工;材料 

  1.钢筋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原因 

  (1)材料质量。由材料质量原因引起的裂缝较常见的水泥、粗细骨料质量不好,如在工程中使用了这些不合格原材料就成了“豆腐渣工程”,所以说只有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工程质量从根本上就会得到一定的保证。 

  (2)施工质量。施工工艺涉及的内容极广,现只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a.水分蒸发问题。水泥、骨料拌和混凝土失水干缩通常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 

  b.人工控制混合材料制成的混凝土,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成型后的均匀密实性,因此混凝土的拌合、运输、浇灌、振实的各道工序中的任一疏忽都可能是裂缝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c.模板构造接缝不当可、漏浆、漏水、支撑刚度差、下沉变形、过早拆模等都足造成混凝上开裂;施工绑扎中的钢筋受污染、混凝土保护层太厚或薄,浇筑中碰撞钢筋错位也会引起裂缝。 

  d.混凝土的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质量与裂缝的发生关系密切,在初凝至终凝时期表面干燥、失水,内外温差较大更容易产生裂缝。 

  e.气候过热或刮风下雨的极端天气下施工,干燥、风大及雨水对混凝土的匀质性影响很大,增加裂缝开裂的环境条件。 

  (3)地基变形。在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中,造成结构开裂主要原因是不均匀的沉降,裂缝的形状大小、部位及方向决定于地基变形的程度,因地基变形造成的应力相对较大,裂缝的出现一般是贯穿性的。 

  (4)温差变形。混凝土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当环境温度出现变化时,就会产斗:温差变形。由于此产生的附加应力超过当时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结构中这类裂缝较多见,如现浇屋面板、人体积混凝上、预制构件混凝土的裂缝等。 

  (5)温度变形。混凝土在大气环境中凝结时体积会逐渐减小,称之为干缩。这种裂缝较普遍,在现浇梁、墙、板及框架等结构,常常是不重视养护,尤其在北方春夏季大气于燥,脱水造成的。混凝土收缩值一般为0.2‰~0.4‰、发展规律是早期快,后期缓慢。因此对于超长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每隔—定距离设一道后浇带或沉降缝,或采用在混凝土中掺人一定比例的微膨胀剂等,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早期干缩问题。 

  (6)没汁构造。结构构们:断面突变或闪开洞、留槽及增加重物引起应力集小;构造处理不当,现浇主梁在次梁交处如没有没附加箍筋或未加密箍筋;附加吊筋及各种结构缝没置不当等原混凝土结构开裂原因及防治,因也会造成混凝土的开裂。 

  (7)受荷原因。结构受荷后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施工中和使用中都可能㈩现裂缝。如早期受震、拆模过早或方法不当;构件堆放、装卸、运输、支垫及吊装位置不当;施工后过早堆重物、超应力张拉等均会产生裂缝。最常见的是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在使用荷载下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如普通混凝土构件在承受40%-50%的设计荷载时可能㈩现裂缝,但肉眼不易察觉到,而构件的极限荷载往往都在设计荷载的1.5倍以1。所以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允许带裂缝工作的,这类裂缝是属于无害性裂缝。在钢筋混凝上设计规范中,区分不问情况,规定裂缝的最大宽度0.2~0.3mm,对宽度超过规定的裂缝,应认为是有害的,需要分析认真处理。 

  2.防治措施 

  (1)材料选择。水泥必须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抽检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绝对不准用;粗骨料:粒径级配合理、空隙小、质地坚硬、无碱性反映的有害物质;含黏上、砂粒岩片状均小于1%以下的粗糙石;细骨料宜选用中砂粒径粗空隙较小、含泥量极小的干净砂;外掺料如粉煤灰、膨胀剂、减水剂等改善混凝土工作度降低用水量、减少收缩干裂。 

  (2)材料配比、如不是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要采用低水灰比,减少水用量,使混凝土减少收缩干裂;混凝土在浇筑过程小不允许任意加水:原材料称量准确,搅拌均匀。 

  (3)钢筋:配筋的制作加工、下料、配置严格按图进行,尤其应重视的是:钢筋品种、规格、数最的核对、改变、代用要考虑对构件抗裂性能的影响;钢筋位置的准确、保护层过磊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干裂,钢筋间距过大、主次粱在柱处交叉时的主筋位置、梁柱端加密箍筋的绑儿,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开。 

  (4)模板。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主要有模板质量来决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在模板工程中注意的是:模板构造要合理,防止模板各部分的变形而导致混凝土裂缝;施工中梁板侧底部必须有人守护防止下沉或胀出变形;拆模时间不能过早,避过混凝土水化热高峰值,以减小砼内外温差引起的裂缝。 

  (5)混凝土的浇筑。浇筑进料的混凝土拌合物不允许存在离析现象,振捣适度均匀;施工中振捣过量和不到位情况随处可见。在气温高、温度低、风速大的环境下要及早洒水养护,早期养护至关重要,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当洒水有困难或不能保证湿润时,用塑料薄膜和草袋保湿养护。 

  (6)施工技术控制。对地基的验收必须按程序要求由参加人员进行,及时请设计人员、质监站到现场查验 较复尔地丛基开挖后要求助察补钻探,设计提出加固处理并重新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下序;开挖基槽,尤其湿机械作业,宁可少挖,也不能扰动下部原状土层;合理计划安排工序,当相邻建筑物相距较近时,一般施工深基础,预防深基础破坏巳建房屋基础;当建筑物各部分荷载相差较大时,要先施工高大重部分,后进行低轻部分。 

  (7)设计构造措施 

  a.建筑平面造型再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简单;平面布置复杂的建筑物,容易出现扭曲等附加应力而使墙体及板角裂缝。 

  b.合理布置纵横墙,纵墙开洞尽量小些;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例,长高比例越小,整体刚度越大,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越强。 

  c.认真调整各S6分承重结构的受力情况,使荷载均匀分布,尽量不使受力过分集中。 

  d.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量,再幕础设计中可采取调整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同的地基汁算强度,采用不同的垫层等措施来调整不均匀变形。 

  e.要每层设置圈梁、构造柱.提高门建筑物的整体性;正确设置沉降缝。 

  f.对底层窗台下部砌体要加强,对宽大窗台下设钢筋混凝土梁或钢筋带砌体,适应窗台下地基及温差变形,更要预防窗台处出现竖直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