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农村砌体结构房屋的调查,列出了砌体结构房屋裂缝的类型并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砌体结构房屋裂缝的预防、处理和加固的措施。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加固处理 

  砌体是用砌筑砂浆将块材(砖或砌块)砌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承重材料,其造价低廉、取材方便、技术简单、施工简便,是农村房屋的主要结构形式。和混凝土相比,砌体虽有一定的抗压承载力,但其抗拉、抗剪、抗弯能力均很低。因此砌体结构特别是无筋砌体结构整体性较差,承载力较低,极易在外荷载作用下出现裂缝。出现裂缝后,墙体的整体抗力性能明显下降,从而形成工程隐患。砌体结构裂缝的产生,轻则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和美观,严重的将形成结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工程事故。随着国家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建筑质量已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砌体结构的开裂越来越引起工程界的重视。因此,做好砌体结构裂缝的预防及加固修复至关重要。 

  1.裂缝的类型及成因 

  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削弱了砌体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及抗震性能,同时也给使用者在观感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由于裂缝的产生,也出现了许多次生影响,如墙体渗漏、住户失密、保温性差等。导致砌体结构出现裂缝的因素很多,如地基沉降、温度变化、砌体材料干缩、材料不合格及施工质量未符要求等,相关资料反映这类裂缝约占砌体结构裂缝的85%以上。 

  (1)温度裂缝 

  热胀冷缩是物质的固有特性,因温差影响而出现不均匀的伸缩也会使砌体结构产生裂缝。常见的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由于钢筋混凝土面板及圈梁与砖墙伸缩量不同而产生的裂缝。由于屋面直接受日光照射,屋面温度远高于墙体温度;而钢筋砼层面板的线膨胀系数(1×10-5/℃)是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0.5×10-5/℃)的2倍左右,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第二种情况是由于砖砌体本身均匀伸缩产生的裂缝。砖砌体的膨胀和收缩与砌体工作的条件有关,一般埋在土下的砌体,如地基比较恒定,而外露部分,如上部结构,温差变化较大,膨胀和收缩量大些,这样就形成砌体内部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在砌体截面较弱、应力集中较大的部位将会被拉裂和剪裂而形成裂缝。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些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逐渐稳定,不再继续发展,裂缝的宽度随着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2)干缩裂缝 

  任何材料都有干缩湿胀的物理现象。干缩湿胀的这种特性,不同的材料由于材质和内 在的构造不同,干湿变形值是不一样的。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如混凝土砌块的干缩率为0.3-0.45mm/m,它相当于25-40℃温度变形,可见干缩变形的影响很大。轻骨料块体砌体的干缩变形更大。 

  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农房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在房屋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 

  (3)温度和材料干缩共同作用产生的裂缝 

  多数情况下, 温度和干缩裂缝可能由两种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但在房屋上仍能呈现出是温度或干缩为主的裂缝特征。对于烧结类块材的砌体最常见的为温度裂缝,而对非烧结类块体,如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也同时存在温度和干缩共同作用下的裂缝,其在房屋墙体上的分布一般可为这两种裂缝的组合,或因具体条件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裂缝现象,而其裂缝的后果往往较单一因素更严重。 

  (4)其他内力引起的裂缝 

  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过者剪力,当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砌体中便产生了裂缝。②地基冻胀引起的裂缝。地基土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冻胀土中的上部开始冻结,体积膨胀,向上隆起产生冰胀应力,而这种应力大小又是不均匀的,从而引起砌体开裂。③因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裂缝。如果砌体的承载力不足,则在荷载作用下,将出现各种裂缝,以致出现砌体被压碎、断裂,崩塌等现象,导致结构失效。因承载力不足而产生的裂缝必须加固处理。 

  (5)设计缺陷引起的裂缝 

  很多农房都没有精心设计,图纸内容粗糙、不准确。有许多工程甚至是套用旧图纸,使用时也未经校核;有时参照别的图纸,但荷载增加了,而未作计算。有的虽然作了计算,但因少算或者漏算荷载,使得砌体承载力不足,如再遇上施工质量不佳,常常引起房屋开裂甚至倒塌。如某小学教学楼,二层砖混结构,工程接近完工时,突然倒塌,造成多人伤亡。事后查明,该工程只是参考一般混合结构布置,草草画了几张平面、立面、剖面草图就进行施工,而且使用低质小窑砖,经事后测定砖的强度不足,等级为MU5,砂浆只有M0.4,结构承载力严重不足,房屋倒塌已成定局。另外有的新农村农房重计算、轻构造,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圈梁、构造柱,导致房屋的整体性不强,在外力作用下引起房屋的开裂。 

  (6)施工质量缺陷引起的裂缝 

  砌体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砌筑质量,施工管理不善、工序不到位、墙体接槎不正确、灰浆不饱满、组砌不当及砖柱采用包芯砌法等都会引起砌体结构的结构的质量,导致砌体结构开裂。因此,在施工中除应掌握正确砌筑方法外,还须做到灰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可靠。以保证砌体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另外,砌筑时在墙上任意开洞、留设脚手眼及沟槽等,砌体上施加了荷载或脚手架拆除后未及时填补洞(槽)、脚手眼等,都会过多地削弱墙体的有效面积,影响墙体砌筑质量。再者,墙体前期强度较低,而施工荷载又大,很容易造成墙体的开裂倒塌。   

     2.裂缝的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砌体结构裂缝,在结构措施方面应考虑的因素:①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沉降缝:房屋高低差别较大或荷载差别较大时,应设沉降缝,将高度或荷载不同部分分开;房屋平面形状比较复杂时,不论高低都要分开;地基不均匀时,结构类型不同时,地基方法处理不同时,房屋部分有地下室、部分无地下室,分期建造时应分开。②在有高低差别或荷载差别大的单元组合房屋中,若需设置地下室时,地下室则宜设置在较高或较重单元下,这样可减少高低或轻重单元之间的差异沉降。③在单元或分段单元内,合理布置承重墙,尽量使纵墙拉直、拉通并贯穿房屋全长,避免中断、转折。横墙间距宜不超过房屋宽度的1.5倍或20m。 

  ④在砖墙中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高应不小于180mm,配置的纵向钢筋应不小于4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必要时梁高和钢筋还需加强。⑤圈梁布置应沿房屋外墙四周封闭,内纵墙上亦应有圈梁拉通,有关距离应按规范设置。⑥开窗面积应适当控制。墙身局部开孔削弱过大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梁等构造补强。 

  ⑦用油毡将屋面板与墙顶分割开,做成滑动面。为了保证滑动面平整,铺油毡前用砂浆严格找平,油毡以铺两皮为宜。⑧为了减少平面房屋顶层两端“八”字形裂缝,必要时可在顶层裂缝敏感区的墙两侧加钢筋网片,平屋面隔热层宜做在屋面结构层上面,屋面保温层与整浇层与女儿墙侧面脱开。⑨温度伸缩缝和沉降缝缝内需保持畅通,不得填塞。⑩为了防止底层窗台上出现裂缝,可在底层窗台墙中配置通长的细钢筋,或把窗台线做成小型钢筋混凝土过梁,或在窗台下作反拱。 

  3.裂缝的处理措施 

  处理砌体裂缝的常用方法有:表面修补,如填缝封闭、加筋嵌缝等;校正变形;加大砌体截面;灌浆封闭或补强;增设卸载结构;改变结构方案,如增加横墙,将弹性方案改为刚性方案,柱承重改为墙承重,砌体结构改为混凝土结构等;砌体外包钢丝网水泥,或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加强整体性,如增设构造柱、钢拉杆等;表面覆盖,对建筑物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的裂缝,为了美观的目的、可以采用表面覆盖装饰材料,而不封堵裂缝;将裂缝转为伸缩缝:在外墙出现随环境温度而周期性变化、且较宽的裂缝时,封堵效果往往不佳,有时可将裂缝边缘修直后,作为伸缩缝处理;其他方法:若因梁下未设混凝土垫块,导致砌体局部承压强度不足而裂缝,可采用后加垫块方法处理,对裂缝较严重的砌体有时还可以采用局部拆除重砌等。 

  4.结束语 

  裂缝是砌体房屋的一种常见病害,必须从设计和施工等多方面认真对待,才能有效地预防砌体结构开裂,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场所。对已存在裂缝的砌体结构房屋必须做好调查工作,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和加固措施。随着国内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的不断提高,对房屋的建筑质量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砌体结构的裂缝问题引起重视,不断地完善标准和规范,规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砌体结构裂缝的技术措施,同时也必须加强农村房屋建设的规范管理与监控。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年。 

  [2]罗午福.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 

  [3]吕西林.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科学出版社,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