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种支设方法主要通过对勾头螺栓和定位马凳的设计,采用新型勾拉支模体系,成功进行了大高差、多台阶基础悬模支设,完成筏板基础混凝土的一次性浇筑,保障了基础底板结构整体性,具有经济、简便、快捷的施工特点。 

关键词:大高差筏板;新技术;施工特点及要素 
  对于大高差多台阶的筏板基础,传统做法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分台阶多次浇筑,一种是多台阶一起浇筑,前种做法的弊端主要是延长了施工工期,同时在筏板基础上出现了多条施工缝,后一种做法在支模方法上没有统一施工标准,实际施工中多容易出现胀模等质量缺陷。其中坡地建筑较多采用多阶连续筏板基础结构形式,基础设计高差过大增加了模板支设难度,基础模板强度、刚度和整体性不易保证。在经过我项目多次实践后,找到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支设方法(以下简称勾拉支设),可保证基础混凝土较好的施工质量,并且具有稳定、安全、经济、可操作性强的施工特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现将其施工经验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一、施工特点 
  1、勾头螺栓及树枝型定位马凳制作 
  勾头螺栓使用对拉螺栓制作,通过施工实际情况对勾头螺栓的长度计算,使用钢筋弯曲机批量生产;定位马凳呈树枝型,马凳下部放于下层筏板的下网钢筋上,马凳上部竖向钢筋起到定位悬模水平方向作用,马凳上部第一个横向钢筋起到支撑悬模底部作用,第二个横向钢筋起到支撑筏板基础下层台阶的上层钢筋网作用。 
  2、采用勾拉结合的施工方法 
  可使悬模的强度、刚度和整体性比其它支模体系更有保障,能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体系变形控制在1~3mm范围内,拆模后混凝土垂直度及平整度均在1~5mm范围以内。使用勾头螺栓将模板固定于上层筏板台阶钢筋骨架上,并用铁丝将勾头拉结于上层筏板台阶的下网钢筋上,比传统的钢管支顶系统更经济便捷,受力更合理。 
  3、悬模采用内勾、上部斜拉的施工方法 
  施工过程中模板的稳定性等质量因素更易控制,不会影响筏板各台阶表面的找平,将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 
  二、施工要点 
  1、施工准备 
  (1)制作勾头螺栓 
  勾头螺栓由对拉螺栓制作,选用M14的对拉螺栓,在选取长度上由工程实际情况而定,对拉螺栓长度=弯曲段长度+平直段长度+弯曲损耗。其中弯曲段长度<附加钢筋直径+筏板上网钢筋直径+钢筋保护层厚度;平直段长度=附加钢筋直径+筏板上网钢筋直径+钢筋保护层厚度+木模板厚度+木方厚度+钢管直径+三道三星卡厚度+螺母调节范围;弯曲损耗由回弯半径确定,此处可忽略不计;螺母调节范围为100mm~200mm。对拉螺栓选定后,使用钢筋弯曲机统一制作,制作时先单一制作,在达到理想弯曲时,进行划线,可多个定型制做,勾头螺栓的回弯角度为180°,回弯半径多设为25mm以便施工。 
  (2)加工组合木模板 
  模板种类选取可按施工现场材料选定,有条件多选为木模板,以保证模板的刚度。模板高度由筏板台阶的高度而定,一般比筏板高度高200mm~300mm。确定高度后,用钻孔电钻对模板进行钻孔,孔径为16mm。钻孔时,下排孔中心距模板下口200mm,上排孔中心距模板上口为400mm,孔竖距不大于500mm,孔横距不大于600mm,确定后统一尺寸便于施工。用木方将模板拼装,相临木方接头交错布置,木方间距不超过200mm,并避开孔口,拼装长度以便于实际运输方便为准。 
  (3)制做定位马凳 
  马凳分两类制作,一类采用直径18mm二级钢焊接而成,平台部位马凳采用扭工字型支承马凳,上部焊接通长钢筋,纵向间距2m,同一通长钢筋内横向间距1.5m。另一类在筏板台阶高差变化处设树枝型定位马凳,定位马凳横向间距1m,下阶筏板上层钢筋绑扎完毕后,点焊固定在钢筋网片上。马凳上部竖向钢筋起到定位悬模水平方向作用,马凳上部第一个横向钢筋起到支撑悬模底部作用,第二个横向钢筋起到支撑筏板基础下层台阶的上层钢筋网作用。马凳焊接使用E50焊条,以保护焊接强度,焊点焊缝要符合施工工程焊接要求。马凳焊接应符合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和《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的规定。 
  2.测量放线 
  在筏板钢筋绑扎验收完毕后,根据设计图纸,使用经纬仪对筏板台阶水平位置定位放线,并打出控制线标识在下层台阶的钢筋网上。使用水准仪确定筏板每个台阶的高度,在台阶高差附近做多点标识。 
  3.安装准备 
  (1)钢筋绑扎完毕,侧面钢筋保护层的塑料垫块已安置到位,各分项工程通过隐蔽验收工作。 
  (2)焊接筏板上层台阶模板的定位钢筋,起到顶棍作用,防止塑料垫块刚度不足,其纵横间距为1m,且竖向至少设置两排定位钢筋。定位钢筋采用直径18mm二级钢制作,为100mm的短钢筋头,先用扎丝将其正确固定在筏板钢筋上,然后进行点焊。 
  (3)根椐控制线,使用小铁锤校正定位马凳位置,并将其点焊在下阶筏板上层钢筋网上。 
  4.悬模支设 
  (1)将拼装完成的模板就位,相互对接固定。 
  (2)穿入勾头螺栓,使用两根钢管垂直背楞,钢管长度大于模板高度,垫上三星卡、旋紧螺帽固定,校正。 
  (3)用双股10#铁丝将上部两排勾头螺栓分别成30°45°固定于筏板上层台阶的下网钢筋上,将其绞紧打结,使其有一定预加应力。 
  (4)通过松紧勾头螺栓的螺母,重新校正模板,且保证铁丝的预加应力。模板垂直度为-3mm~0mm,即向上口可稍向内有偏差。 
  5.浇筑混凝土 
  (1)混凝土自低台阶向高台阶浇筑,采用自然分层浇筑的方法。 
  (2)在浇筑悬模上层台阶混凝土时,浇筑点选在离悬模2m以外的点,避免给悬模增加额外的混凝土冲击荷载。 
  (3)在振捣混凝土时,应注意振捣棒不要紧贴悬模,避免对悬模造成直接振动,有专人护膜。 
  6.模板的拆除、清理钢筋 
  (1)严格掌握拆模强度,常温施工时不得低于1.0MPa,冬季施工时不得低于受冻临界强度,并保证拆模时墙体不粘模、不缺角、不裂缝。 
  (2)剪力墙拆模时,按支模的逆顺序进行,注意保护现浇筏板立面,严禁强行砸撬模板。若脱模困难,则在模板周边多点采用撬棍轻撬。拆模后将螺母、三星卡,钢管、木方、木模板分类收集,运出施工作业面,集中堆放。 
  (3)对筏板混凝土浇水养护,在其达到设计强度后,将筏板表面及侧面多余钢筋使用氧气焊切除。 
  三、新技术施工优势 
  1.操作工效高 
  对于斜支撑支模方式而言,勾拉结合的悬模支设体系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工人可以利用调节勾头螺栓的螺母对模板进行快速的校正和固定,而且由于这种支撑体系对钢管数量要求较少,工人不需要大量搬运钢管、搭设支撑,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2.节约材料及人工费用。使用勾拉结合的模板体系,筏板一次浇筑成型,出模后达到容易达到质量要求标准,无须对板立面进行处理。从质量上杜绝了地下室底板渗水的通病;从施工成本上分析,节约了钢筋、钢管的原材消耗和使用;从工期上分析,采用勾拉结合的支模体系使筏板基础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有效地缩短了工程基础施工阶段工期,节约了总工期。 
  3.相关方综合效益。从建筑观感而言,底板混凝土在浇筑时便于找平、收光、养护,地面无需重新处理,显得十分自然。从结构而言,筏板基础混凝土可一次浇筑完成,有效减少了施工缝,增加了结构底板抗水能力。从设计安全而言,提高筏板基础混凝土整体性,增强了结构抗震能力,加强了结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