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常见的房建质量问题,严重的话会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需严加控制。本文分析了现浇钢筋楼板层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裂缝;混凝土;钢筋;模板 
  一、现浇钢筋楼板层裂缝 
  钢筋混凝土楼板中出现的裂缝较为普遍,其它方面的混凝土的裂缝也时常发生,不同类型的裂缝产生的原因不同,其特点也不相同,对楼板耐久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也不同,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不是所有的裂缝都会危及楼板或结构的安全和承载能力。就楼板的裂缝而言,钢筋混凝土楼板分析和设计中就是考虑混凝土在受拉区可以带缝工作,因而受拉区出现的裂缝不会直接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然而这些裂缝给腐蚀物质形成了一条通道,会降低楼板的防腐能力。但是,在构件受压区出现的受力裂缝往往会导致结构的极限破坏。然而,混凝土楼板中出现的裂缝不仅仅是由于受力引起的。一条裂缝可能由一种或几种原因同时引起。因而,在进行混凝土楼板施工是应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或避免出现不应出现的裂缝,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特别是建筑工程的耐久性。 
  二、现浇钢筋楼板层裂缝问题 
  (一)钢筋问题 
  由于楼板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大,特别是外纵墙与山墙在外界气温的影响下,经历热胀冷缩的反复作用,它们的温差合力对房间沿外墙角部楼板产生主拉应力。当板内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且楼板变形大于配筋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时,楼板内就会产生裂缝。一般情况下,板内配筋都按平行于板的两条相邻边而设置,板的转角处夹角平分线方向的抗拉能力最薄弱。因此大多楼板上裂缝都出现在沿外墙转角处,且呈45°斜向放射状。为此,在外墙转角处楼板的上皮增加放射状钢筋,以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 
  钢筋在楼面混凝土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混凝土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到1.5米时,钢筋的合理保护层就无法得到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应限制在1米左右。 
  与此相反,楼面上层的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在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队伍众多,行人十分频繁,无法落脚后难免大量踩踏;上层的钢筋网的钢筋撑马设置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配筋的拐脚支撑)。 
  (二)模板支撑问题 
  在支撑中,支撑、节点等不牢固,形成模板下沉出现裂缝;另外,拆模时用猛烈振动的方法脱模,起模只撬一角,模板刚度不够就过早拆模,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够等,这些都会导致楼板出现裂缝。 
  (三)混凝土问题 
  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泥等粗细骨料按一定的配合比,经过水化反应而形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如果混凝土材料中的砂、石颗粒级配不好,则浇灌出的混凝土强度将降低,抵抗外界应力的能力也同时减弱,极易造成混凝土裂缝。满足坍落度大、流动性好的泵送条件的泵送混凝土,较易产生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混凝土脱水凝固时,就会较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施工过程中过分振捣混凝土后,粗骨料沉落,水、空气被挤出,混凝土表面因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从而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容易形成塑性收缩裂缝。浇筑混凝土后过分抹平压光,会使较多的细骨料浮到混凝土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作用生成碳酸钙,于是浇筑硬化后期(56d后)引起混凝土明显收缩,即碳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 
  (四)养护问题 
  过早的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而过迟的养护,混凝土会因受日晒风吹令其表面游离水分过快蒸发,水泥由于缺乏必要的水化水,从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的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未能抵抗该种收缩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在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差较大,养护不当最容易产生温差裂缝。 
  三、现浇钢筋楼板层裂缝控制 
  (一)钢筋问题控制 
  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和模板封镶接头就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告处应搭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 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小撑马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门钢筋。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在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裂缝隙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预埋线管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整修。混凝土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活动挑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量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二)模板问题控制 
  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现浇板浇筑时,模板使用前表面应清理干净,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应采用双面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对模板、墙体充分湿润。 
  (三)混凝土问题控制 
  从建筑材料角度考虑抗裂措施应首先根据结构类型、季节、温度、湿度要求正确选用不同类型的水泥,砂石等地方材料要优先选择级配良好,干净的中砂。对拌和用水量严格控制,根据设计和及配单,结合现场浇筑时的温度,适当调整用水量,避免由于水灰比过大而产生裂缝,当使用商品混凝土时,其坍落度应不大于150mm,高层时应不大于180mm。 
  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过度振捣,混凝土振捣后不要过度抹平压光,避免细骨料过多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以防混凝土表面碳化收缩,楼板表面龟裂。为消除混凝土沉降裂缝,应对混凝土楼板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振捣的时间一般在浇筑混凝土4小时后,同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压,这样也有利于减少混凝土的早期塑性裂缝。对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必须设法排除吸干,严禁撒干水泥抹压或任由泌水溢面。 
  (四)养护问题控制 
  施工单位现场要配备多套模板循环使用,保证混凝土达到规定拆模强度后再拆模。如确实需要提早拆模,可以在楼板混凝土中掺用复合高效减水早强剂。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抢工期。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 1.2MPA 之前,不准随便上人和集中堆放钢筋等重物,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之后,堆放重物也要在两根梁之间放上方木,将重量通过方木传递到梁上。 
  施工单位要重视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混凝土要在二次振捣后及时养护,随抹随覆盖塑料薄膜,在不易覆盖塑料薄膜的部位涂刷养护剂,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抹压。楼板混凝土严禁在经太阳直晒后直接浇水养护,以防止温度骤降导致楼板表面裂缝。混凝土终凝后,指派专人浇水养护,使混凝土一直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 7d。 
  参考文献 
  [1]陈金卫.多层住宅现浇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新材料新装饰,2014年12期. 
  [2]申亚飞,王建.如何克服现浇楼板之裂缝[J].魅力中国,2013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