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中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自身因素、人员因素、材料因素、技术因素。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技术、钢筋绑扎技术、模板支撑技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技术、钢筋混凝土养护技术、纵筋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施工;钢筋混泥土结构;施工技术;

  在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创新与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全新的施工技术,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 建筑施工中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因素

  1.1 、自身因素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其自身因素引起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多优点,如可模性、耐火性、整体性、耐久性等,被施工企业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但钢筋混凝土的自身结构构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截面小、节点多,再加上施工人员多是在高空作业,加大了施工难度,导致质量问题频繁出现。为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优先考虑施工人员的安全,要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1.2 、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大多都是外地的务工人员,他们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专业性培训,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缺乏了解,在具体施工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违规操作,这对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来说极为不利。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质量隐患降到最低。

  1.3、 材料因素

  材料因素主要包括水泥、砂石骨料、钢筋、模板材的质量,这些施工材料在施工使用过程中都有着较为严格的配比标准。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合理配比这些施工材料,就会严重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施工材料不符合标准必然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出现裂缝。若水泥强度和水灰比不合理,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若砂石和水泥的配比不标准,就会影响混凝土的黏合力。若水泥和水掺杂不当,就会出现泥浆现象。

  1.4 、技术因素

  如果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就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隐患。若施工人员提前拆除模板,就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容易出现混凝土缺棱角或局部坍塌的现象。若施工人员没有控制好温度,就会使混凝土发生变形,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2、 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技术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承载力。如果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过薄,就会造成钢筋漏筋处锈蚀或钢筋受力表面混凝土剥落,这不仅会影响工程结构的质量,还会影响钢筋的耐火性能。如果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过厚,就会导致构件提前被破坏。为控制好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施工企业应将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技术应用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去。在施工前,施工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工程部位和施工图纸规范来确定正确的保护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在浇筑之后,施工人员还应及时检查保护层厚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2、 钢筋绑扎技术

  第一,施工人员应认真对照结构图纸检查钢筋的型号、位置、根数、直径、间距都是否正确,避免因识图不熟练而导致钢筋绑扎错误。第二,施工人员应检查钢筋垫块绑扎是否符合要求,以保证保护层厚度。第三,施工人员应检查钢筋的绑扎是否牢固。第四,施工人员应选用合适的焊接规范和焊接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好钢筋的绑扎质量。

  2.3 、模板支撑技术

  第一,支撑的安装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地基上。第二,支撑的安装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保证灌注混凝土时不会出现下沉现象。第三,上、下模板的支柱必须安装在同一竖直中线上。第四,模板支撑与脚手架之间要完全分离,不发生任何联系。

  2.4、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技术

  在应用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技术时,一般有以下四点要求:第一,插入振捣棒时速度要快,拔出振捣棒时速度要慢,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第二,振动棒可以用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也可以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但不可以混合使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第三,振动棒插入的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为20~30 s,时间太长极易导致砂与水泥浆分离,从而影响混凝土浇筑与振捣质量。

  2.5、 钢筋混凝土养护技术

  应用钢筋混凝土养护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目前,可以将钢筋混凝土养护技术分为覆盖式浇水养护技术、棚盖式养护技术、窑式养护技术等多种,而覆盖式浇水养护技术是建筑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养护技术。

  2.6 、后浇带施工技术

  2.6.1 、材料选择及其定位要点

  首先,施工人员应选择常见的微膨胀性无收缩混凝土作为后浇带混凝土材料。其次,为了给后浇带提供良好的湿润环境,施工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清除建筑结构缝隙中的杂物及积水。最后,在设置后浇带位置时,施工人员应选择构件受力低的部分作为最佳的施工位置。

  2.6.2、 养护管理技术要点

  为保障后浇带的质量,施工人员应及时清理杂物和积水,并合理设置挡水板,具体操作如下:在建筑底板的后浇带中,施工人员应将挡水砖墙设置在底板结构两侧。为防止底板周边的施工积水侵入到后浇带中,施工人员应将挡水带设置在距离后浇带50 cm的位置。在对施工缝进行初步处理之后,施工人员应对其上方结构采取铁片盖封处理,并对预留的后浇带进行必要防护。

  参考文献

  [1]普建祥.浅谈审查房屋建筑施工图的体会[J].建设监理,2005,(03):43-45.

  [2]王林果.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安全管理[J].企业导报,2009,(12):70-71.

  [3]杜瑞忠,王晓虹.房屋建筑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3):111-112.

  [4]徐福华.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1,(09):92-93.

  [5]林敏芬.关于房屋建筑施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讨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66-67.

  [6]邹圣荣.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江西建材,2011,(03):106-107.

  [7]苏珍明.房屋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08):50-51.

  [8]凌飞跃.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2,(05):36-38.

  [9]李灵杰.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建设,2012,(09):22-24.

  [10]蔡臣.分析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95-96.

  [11]吴子锋.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36(06):175.

  [12]于强.浅析建筑施工中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C]//决策论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16.

  [13]党杨梅,田芳芳.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7,(3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