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

1
疑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第2.1.18条规定结构构件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

这里的“钢筋”是否包括箍筋?

从读书到现在我一直认为是从主筋表面开始算,因为那时候老师是那么教的。

如果是从箍筋外表面开始算,可以查阅的依据是什么?请不吝赐教。

2
修改保护层的原因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以前的规范一直是从主筋表面开始算,所以那时候老师是那么教的。

这是基于过去的工程箍筋不外乎6/8/10,现在箍筋可能达到16,因此重新定义钢筋保护层从箍筋外表计算更科学。例如PKPM梁计算时就已经考虑这个变化了:

若保护层厚度输入25,单层配筋PKPM原程序h0=h-(25+12.5)=h-37.5,现在就变成h0=h-(25+10+12.5)=h-47.5,这里的10就是内定的箍筋直筋,12.5就是内定纵筋直径2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改为对最外层钢筋保护层厚提要求,主要出于耐久性考虑。

以前的认为是对的,老师教的也是对的。因为以前规范对于保护层的定义就是从受力主筋算的。

但是在2010版规范对保护层厚度的计算进行了修改,规定了从最外层钢筋开始计算,原因详细见规范8.2.1条及条文说明。

但是要注意8.2.1-1,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d这个,还是从受力钢筋表面开始算的。

1.png

3
修改保护层的原因

这问题很经典,也很绕。首先,钢筋当然可以包括箍筋,但是也可以是到主筋表面,取决于保护层厚度的用法。

1)用于防锈,那这里的钢筋就是指箍筋,因为箍筋锈了,主筋一样受影响,铁锈不能作为剩余钢筋保护层。

2)用于锚固,由于要求保护层厚度要最少达到一倍钢筋直径,那么对于箍筋,就是表面到箍筋的距离,对于主筋,就是表面到主筋的距离。

3)用于计算裂缝宽度,保护层厚度是指表面到主筋的距离,原因是裂缝计算模型的假设。

4)用于施工,如果图纸上标明最少保护层厚度为50mm,一般是指到箍筋的距离,如果有箍筋的话。

5)如果有拉筋勾住了箍筋,拉筋处于最外侧,那要从拉筋开始算起了。

4
规范的自相矛盾

其实混凝土结构规范8.2条存在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

1、最大最明显的,是8.2.3条。“......在保护层内配置防裂、防剥落的钢筋网片时......不小于25mm”,本身这个钢筋网片,就是个bug。对于50年三b环境,加了它,按8.2.1条,它就是距离外表面50mm的钢筋啦,还可以满足。但是对于100年三类环境,你无法同时满足8.2.1条和本条。

2、8.2.2条,各条款的“可以适当减少”,可是不知道怎么少,或者少哪些个数值。相当于废话。

3、8.2.1条注2,用上这一条的时候,你可以说出,钢筋混凝土基础到底可以是什么构件,板、壳,还是梁、柱?对应的地基环境类别可以是什么?反正我不知道。

钢筋保护层,这个名词的定义,个人认为应该是“构件结构构造所需的钢筋,其外表面距离砼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不应再存在“纵向钢筋保护层”这种特指的定义,因为箍筋、分布筋、主力筋其实都是受力钢筋。

个人认为,规范8.2.3条,应该局部改为“当梁、柱、墙中纵向受拉钢筋......或者在保护层内配置防裂、防剥落的细钢丝(直径<6mm)网时......不小于25mm(注:不一定用这个数)”----前则受压构件其实保护层很厚也不会影响其耐久性,后则避开"钢筋"这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