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png

楼面梁搁置到连梁上如何处理呢?

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及框架核心筒的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楼面梁搭到连梁上的情况。规范的相关规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5条:楼面梁不宜支撑在剪力墙或核心筒的连梁上;第9.1.10条:楼盖主梁不宜搁置在核心筒的或内筒的连梁上。

那么由于建筑的布置不得不将楼面梁搁置到连梁上如何处理呢?连梁一般容易抗剪超限,尤其是高烈度地震的情况。对于连梁的超限处理方式,一般是减小连梁的高度或对连梁的刚度进行较大幅度的折减,减小连梁的地震剪力。但是对于支撑楼面梁的连梁能否能用减小截面和刚度折减系数呢?

看下相关规范的规定: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1.5的条文说明:楼面梁支承在连梁上时,连梁产生扭转,一方面不能有效约束楼面梁,另一方面连梁受力十分不利,因此要尽量避免。楼板次梁等截面较小的梁支承在连梁上时,次梁端部可按铰接处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1.7.10 条、第11.7.11 条的条文说明:

目前在进行小跨高比剪力墙连梁的抗震设计中,为防止连梁过早发生剪切破坏,通常在进行结构内力分析时,采用较大幅度地折减连梁的刚度以降低连梁的作用剪力。

近年来对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以及对小跨高比连梁的抗震受剪性能试验表明,较大幅度人为折减连梁刚度的做法将导致地震作用下连梁过早屈服,延性需求增大,并且仍不能避免发生延性不足的剪切破坏。

交叉斜筋配筋连梁的设计规定是根据近年来国内外试验结果及分析得出的;集中对角斜筋配筋连梁和对角暗撑配筋连梁是参考美国规范ACI 318-08 的相关规定和国内外进行的试验结果给出的。

国内外各种配筋形式连梁的试验结果表明,发生破坏时连梁位移延性指标,能够达到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时结构对连梁的延性需求,设计时可根据连梁的适应条件以及连梁宽度等要求选择相应的配筋形式和设计方法。

有些设计对支撑楼面梁的连梁采用刚度折减的方法解决超限问题,反而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有些将此连梁两端点铰进行计算和设计,但是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情况混凝土结构很难做到完全铰接。

如果楼面梁必须搭到连梁上时,连梁应按强连梁设计,使连梁在地震作用下不会过早屈服。为了保证连梁在地震作用下不会过早屈服,计算时不应对连梁进行刚度折减,还可以采用配置交叉斜筋或交叉暗撑的方式提高连梁的抗剪承载能力。    

当连梁截面宽度不小于250mm时,可以采用交叉斜筋配筋,可以提高连梁的抗剪能力。

1.png

当连梁截面宽度不小于400mm时,可采用集中对角斜筋或对角暗撑配筋,可大幅提高连梁的抗剪能力。

    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