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分析,本周末大风将影响我国半数以上地区。今天8时至明天(4月13日)8时,预计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等地局地阵风可达12到13级。今天白天,北京大风进入本次过程最强时段,风力最大时,平原地区阵风9~11级,山区局地阵风可达13级以上。 作为结构牛马厮,此刻又开始操起心来了。首先风力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呢?先来问一下DS: 再来问一下DS各风力等级对应的风速是多少: 好了,各数据有了,可以参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附录E.2.4计算一下风压了: 好吧,还有一个空气密度参数不知道,按照式E.2.4-3的公式近似估算一下吧,北京平原地区平均海拔约40米(不一定准,暂且按此计算)。那么空气密度为: ρ=0.00125×e^(-0.0001×40)=0.001245t/m³ 13级风的风速为37.0~41.4m/s,按式E.2.4-1计算: w=0.5×0.001245×(37.0²~41.4²)=0.85~1.067kN/m² 查一下北京地区设计时采用的50年基本风压为0.45kN/m²,远小于13级大风的0.85~1.067kN/m²: 所有现在知道为什么近年来《可靠度规范》加大了荷载组合的分项系数(恒载1.2,活载1.4,加大到恒载1.3,活载1.5),《工程结构通用规范》又进一步加大了风荷载设计取值: 这样算下来,基本风压设计组合值:0.45x1.5(分项系数)x1.2=0.81,0.45x1.5x1.7=1.14 居然如此接近吻合! (以上计算过程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路牛马大神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所以,马友们觉得结构工程中的设计余量是偏大呢,还是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