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验批的划分
(一)划分依据
1、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现行国家和行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检验批划分的根本遵循。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 2013)作为通用标准,为各分部工程检验批划分提供基本框架 。而各专业工程也有针对性规范,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 - 20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 2015)等,明确各分项工程检验批划分的量化指标与具体要求,是施工、验收必须严格执行的准则。工程规模大小、结构复杂程度、施工工艺难易程度以及施工组织方式,例如施工段划分、施工顺序确定等,都深刻影响检验批划分。大型建筑项目因施工范围广、周期长,常按施工区域或进度划分多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独立作为检验批,便于质量控制与验收,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保障工程整体质量。合理划分检验批是确保工程质量稳定可靠的关键。借助对每个检验批的严格质量检验与验收,能及时察觉质量偏差,迅速采取纠正措施,防止质量问题累积恶化。同时,科学的检验批划分也极大提升质量追溯的精准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快速锁定具体施工环节与责任人。
(二)各分部工程检验批划分
1、地基与基础分部
-
土方工程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 - 2018),土方开挖、回填及场地平整等分项工程,一般按施工段或变形缝划分检验批。同一施工区域内,每 500 - 1000㎡为一个检验批;若工程量小,不足 500㎡也单独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比如在大型住宅小区地基土方开挖工程中,依据施工区域划分多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面积约 800㎡,每个施工段就作为独立检验批进行验收。
-
桩基工程
不同桩基础类型,检验批划分方式各异。混凝土灌注桩每 50 根桩为一个检验批;桩数少于 50 根时,单独划批。如某小型建筑工程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共 35 根桩,这 35 根桩就作为一个检验批验收。预制桩则是同一规格、工艺的桩,每 100 根为一个检验批;桩数少于 100 根时,同样单独划批。
-
地基处理工程
换填地基、强夯地基等分项工程,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一般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 3 点;1000㎡以上工程,每 100㎡至少应有 1 点;3000㎡以上工程,每 300㎡至少应有 1 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 1 点,基槽每 20 延米应有 1 点。依据这些规定,结合工程实际划分检验批。例如在面积为 5000㎡的工业厂房地基强夯处理工程中,按每 300㎡至少 1 点要求,共划分 17 个检验批进行检测验收。
-
混凝土结构工程
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 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检验批可按施工段、楼层、结构缝等划分。同一施工段、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³ 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m³ 时,每 200m³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若每层混凝土浇筑量为 150m³,按规范要求,每层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次浇筑混凝土至少取样两次。
-
砌体结构工程
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 2011),填充墙砌体工程一般按不同楼层、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同一楼层、施工段内,每 500㎡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工程量不足 500㎡时,也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如某办公楼每层填充墙面积为 400㎡,则每层单独作为一个检验批验收。
-
钢结构工程
钢结构分项工程可按变形缝、施工段或空间刚度单元划分成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单层钢结构按变形缝划分;多层及高层钢结构按楼层或施工段划分。在大型钢结构厂房建设中,根据厂房结构特点和施工顺序,按变形缝将钢结构划分为多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分别进行焊接、涂装等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
抹灰工程
按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 - 2018),室外抹灰工程在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下,每 500 - 1000㎡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500㎡时,也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室内抹灰工程,每 50 个自然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抹灰面积 30㎡为一间)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50 间时,同样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某教学楼外墙抹灰面积为 800㎡,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室内教室抹灰,每层有 60 间教室,按规范要求,每层划分为两个检验批。
-
门窗工程
同一品种、类型和规格的木门窗、金属门窗、塑料门窗及门窗玻璃,每 100 樘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100 樘时,也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在住宅小区门窗安装工程中,共安装 150 樘相同规格铝合金门窗,按规范要求,划分为两个检验批验收。
-
涂饰工程
水性涂料涂饰工程、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等分项工程,室外涂饰工程每一栋楼的同类涂料涂饰的墙面每 500 - 1000㎡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500㎡时,也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室内涂饰工程同类涂料涂饰的墙面每 50 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涂饰面积 30㎡为一间)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50 间时,同样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某酒店外墙采用水性涂料涂饰,面积为 900㎡,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室内客房涂饰,每层有 40 间客房,每层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
卷材防水屋面工程
依据《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 - 2012),卷材防水屋面工程按屋面面积每 100㎡抽查一处,每处 10㎡,且不得少于 3 处。根据屋面实际面积和施工区域划分检验批。如一个屋面面积为 1500㎡的建筑,按每 100㎡抽查一处要求,共划分 15 个检验批验收。
-
涂膜防水屋面工程
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检验批划分与卷材防水屋面工程类似,按屋面面积每 100㎡抽查一处,每处 10㎡,且不得少于 3 处。同时,还需重点检查细部构造,像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变形缝等部位,这些部位单独作为一个检验批验收。
-
室内给水系统工程
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等分项工程,按楼层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一般每一层或每一个施工段作为一个检验批。在多层住宅室内给水系统施工中,每层给水管道安装工程作为独立检验批验收。
-
室内排水系统工程
室内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雨水管道及配件安装等分项工程,同样按楼层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某办公楼室内排水系统施工,根据施工进度和楼层分布,将每层排水管道安装工程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
室外给排水管网工程
室外给水管道安装、室外排水管道安装等分项工程,按井段、施工段或变形缝划分检验批。在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工程中,根据管道走向和检查井分布,将每 50m 长的管道或每一个检查井及相邻管道作为一个检验批验收。
-
电气照明安装工程
电气照明安装工程中的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线,开关、插座、风扇安装等分项工程,按楼层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一般每一层或每一个施工段作为一个检验批。在商业综合体电气照明安装工程中,每层电气照明线路敷设和灯具安装工程作为独立检验批验收。
-
防雷及接地安装工程
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等分项工程,按建筑物的防雷分区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高层建筑防雷及接地安装工程中,根据建筑物防雷分区,将每一个防雷分区的接地装置安装和避雷引下线敷设工程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二、资料收集整理
(一)收集原则
1、真实性
资料必须如实反映工程实际施工情况,严禁编造、篡改数据与信息。所有检验报告、验收记录、施工日志等资料均应源于实际施工过程,切实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资料收集要全面覆盖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涵盖施工技术资料、工程质量验收资料、材料设备资料等各个方面。遗漏任何重要资料都可能对工程竣工验收和质量追溯产生不利影响。资料收集应与工程施工进度同步进行,及时记录、整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避免因资料收集不及时导致数据丢失、遗忘,影响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二)收集内容与整理方法
1、施工技术资料
-
施工图纸会审记录
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相关各方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会审期间,各方就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展开讨论、解答,并形成书面记录。施工图纸会审记录需经各方代表签字盖章确认,作为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整理时,按工程部位和专业分类归档,方便查阅使用。
-
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依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计划等进行详细规划。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还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进行专家论证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应在施工前完成编制和审批手续,并及时收集整理。整理时,按照审批流程收集审批表、方案文本等相关资料,按工程阶段分类存放。
-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完成一个检验批施工任务后,首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报验。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并填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详细记录检验项目的验收结果、质量控制资料的核查情况等。整理时,按照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顺序进行编号和装订,便于查阅追溯。
-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汇总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情况,并对分项工程的质量作出评价。整理时,将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与所含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汇总在一起,注明分项工程的名称、部位、验收日期等信息。
-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记录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情况、质量控制资料的核查情况、安全及功能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等。整理时,将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单独成册,便于竣工验收时查阅。
-
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材料供应商应提供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性能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单位在材料进场时,应认真核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应与进场材料一一对应,确保材料的质量可追溯。整理时,按照材料的种类、规格和进场时间进行分类归档,建立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台账,记录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进场日期、质量证明文件编号等信息。
-
材料复试报告
对于需要复试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石、防水材料等,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并及时收集复试报告。复试报告应包括材料的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结论等内容。整理时,将材料复试报告与对应的质量证明文件放在一起归档,按照复试批次进行编号,便于查阅管理。
-
设备资料
设备资料包括设备的采购合同、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说明书、调试报告等。设备进场时,施工单位应核对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与合同一致,并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有损坏。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调试和试运行,并填写调试报告。整理时,将设备资料按照设备的种类和型号进行分类归档,建立设备资料台账,记录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采购日期、安装日期、调试情况等信息。